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10月30日,招商银行财富平台部相关负责人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指出,短期内,基金和保险手续费的下降对招商银行的影响相对较大,招行将通过以量补价的方式来适当抵补手续费下降所带来的影响。
预定利率切换、银保渠道“报行合一”、万能险实际利率下调……回顾2023年,人身险业有不少关键词引发全行业关注,也深刻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
随着公募基金费改与银保渠道佣金费率压降“双政”落地,已因市场跌宕而持续下行的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和佣金继续承压,波及托管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科目。费率较高的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下降,是一些银行三季报代理基金收入降幅加剧的重要原因。
本报记者 秦玉芳 广州报道近日,随着银行保险业“报行合一”(要求金融机构报送给监管审批或者备案的各种材料与实际行动保持一致,而非“说一套,做一套”)等监管政策的落地,银保渠道手续费率的下调备受市场关注。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魏薇 实习生张柳)30日,兴业银行公布的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总资产99232.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9%。前三季度,兴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612.96亿元、净利润649.6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5.59%和9.53%。
虽然去年四季度保费增速放缓,但保险行业在2023年仍保持了强劲增长态势。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了2023年保险行业经营情况。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4%,较2022年上升4.
2023年保险业成绩“放榜”。1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保险业共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5.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13%。对比来看,保险业保费同比增速已接近2019年的增速水平。
A股保险板块在经历了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一波近20%的亮眼涨幅之后进入了调整期,从5月22日到6月12日收盘下跌8.51%。多名分析师表示,保险股近期随市场进入调整期,后续估值修复动力来自基本面的向好预期,中期业绩披露或为板块股价的阶段性拐点。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近几年愈发火热的银保渠道,迎来“一盆冷水”。9月19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保险业银保渠道手续费拟下调。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此前将预定利率3.5%的产品切换到3.0%,还是下调银保渠道手续费率,均是为了遏制行业“利差损”和“费差损”的潜在风险。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近日,A股五家上市险企陆续发布11月保费收入公告,1-11月,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共揽保费25246.7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4%。具体来看,中国人寿前11个月实现保费收入6146亿元,同比增长3.
随着2018年、2019年开门红期间销售的大量五到六年期分红型两全险、万能型两全险以及实际存续五到六年期的年金险陆续到期,我国寿险业也逐步开始集中进入满期给付高峰期。所谓满期给付,是指被保人生存到保险契约满期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契约所订的保险金额给付。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银行保险合作已成为推动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11月14日,大家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郁华在第三届银行保险合作发展论坛上分享对未来银保业务发展方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