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极普通的野草;但在我眼里,它却是一种不平凡的野草,更是我儿时的一种美好记忆。每每想起,那荠菜的清香便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散,尤其是挖荠菜时的那些趣事,更是让我回味无穷。我的童年是在沂蒙老区农村度过的,荠菜带给我很多美好的记忆。记忆中,荠菜是报春的使者。
春回大地,微雨如酥,一簇簇荠菜在乡村的田间地头、湾边沟旁冒了出来,青嫩翠绿,淡雅清香。荠菜是春天餐桌上最鲜美的绿色食品,至少在2000多年前,荠菜就被古人所认知,《诗经》有言“谁为荼苦,其甘如荠”,辞书之祖《尔雅》中又有“荠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的记载。
陆琴华小时,我家庭作业还不是很多,放学了,或假期回到家里,除了玩还是玩。可是到了荠菜给大地染上绿意时,妈妈就催我出去挖荠菜,似乎不挖荠菜于我家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损失。那时还是大集体,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姐姐都忙着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无暇顾及挖荠菜。
文|纪习尚初春时节,余寒还未退尽,荠菜就长满了田野。此时漫步田间,挖一篮荠菜,包几盘荠菜馅饺子,极具迎春的仪式感。荠菜是平凡的野菜,大江南北、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生长;荠菜又是不平凡的,它不畏严寒,在众多野菜中最先返青。这种不起眼的野菜,被中国人钟爱了上千年。
初春是破凌而出的荠菜牵着嫩绿柔弱的小手带过来的,不信你看,那碎齿状的叶片上就沾满了翠绿的春意,那细细的茎秆上也氤氲着春来的青涩味道,那顶在头顶上的如雪碎花,分明就是迎接春日来临的鲜艳旌旗,在日渐回暖的旷野之上,大大方方地占尽了风头。
2月27日,春日正暖,田间地头、路旁的野菜争先恐后冒了出来,不少市民走出家门,感受春日气息。在昌乐县宝城街道后石埠村,不时有三五成群的人在暂时不用的大棚里、地头边,寻找着荠菜的身影,寻找只有春天才有的美味。
立冬时节,在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白营村的田间地头,1500余亩荠荠菜鲜嫩翠绿,喜获丰收。村民们忙着将荠荠菜采摘、装运,送往当地的农业合作社。“家里种了将近7亩荠荠菜,每亩地能产3000到4000斤,今年行情不错,每斤出售价在1块6左右。
天气逐渐转冷,却阻挡不住农村田间地头不少野菜的生长,其中,荠菜凭借丰富的营养和鲜嫩的口感成为当下受欢迎的时令野菜之一。11月14日上午,在枫泾镇兴塔村12组,村民郁晓仁在自家菜园子的田埂间寻寻觅觅,看见藏在蔬菜下的荠菜,便用镰刀对准根茎割下。
今年以来,扶沟县韭园镇以发展特色蔬菜种植、提升村集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订单化、电商化种植模式积极发展荠菜种植特色农业,进一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走进当地的百亩荠菜种植区,荠菜青绿的茎叶、白嫩的细根散发出特有的清香。
#MCN首发激励计划#春分一过,天气渐渐回暖,气温地温与之前相比大为不同。各种叶类杂草逐渐展叶进入健旺的营养生长期。各种营养物质丰富的野菜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山野上采挖野菜的人愈来愈多。前些天,还有些朋友在朋友圈晒发荠菜饺子的图片和最新采挖的新鲜荠菜。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李素)“地米菜”,书名为荠菜。天气逐渐转冷,却阻挡不住田间地头野菜生长的热情。其中,荠菜凭借丰富的营养和鲜嫩的口感,成为当下颇受欢迎的时令野菜之一。冬日天气晴好,鹤峰县走马镇花桥村的村民们三五个一群,挎着篾篮,带上小镰刀,行走在山野里,眼光追着荠菜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