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任务进一步实现“绕着巡”目标,开启了星际探测新征程,令世界瞩目。本次任务有哪些突出特点?接下来,我国深空领域探测将如何进行?火星探测器的寿命又能否延长?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在2024 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上,现场发布有关国际月球科研站合作进展和嫦娥七号任务国际载荷搭载项目的最新消息。现场发布了一则国际月球科研站概念视频,展示了未来这座月球科研站的宏伟景象。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家航天局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情况。国家航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中国航天史上“六个首次”,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探月工程四期今年正式启动工程研制,中国航天将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陆续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探测器,开展任务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这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