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时,杨康宁整天与风钻、铁镐、钢钎打交道,由于表现出色,入伍不到两年便光荣入党。退休后,他整天与邻里打交道、化解邻里矛盾,是大家口中的“和事老”。“低头不见抬头见,我让一步,你退半尺,没有解决不了的矛盾。”杨康宁这样说道。杨康宁和邻居们聊天。
曾经,军号一响,热血青年来自五湖四海。年轮转动,军旗仍在飘扬,老兵却已分散大江南北。2020年5月,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2月16日消息(记者 张宏波)“山还是那座山!”日前,站在三亚市吉阳区红花村的一处果园中,从河南而来的74岁老兵左宗培的脑海里,瞬间回忆起50多年前在这里服役时的场景。重回当年部队所在地是这位老兵多年来的心愿。
新华社青岛4月21日电 题:我的青春,有穿海魂衫的样子——记那些为人民海军建设作出贡献的老兵刘艺、李姗退伍已经7年,贺洪彪还是经常穿着那件海魂衫,他说感觉自己仿佛还在祖国南沙,还在守卫着那片海、那块礁。1992年,17岁的贺洪彪穿着一件棉质海魂衫站上南薰礁,成为一名守礁战士。
极目新闻记者 刘俊华视频剪辑 王鹏通讯员 魏茜国庆前夕,一位九旬老兵在自家窗户上认真挂国旗的视频,在湖北宜昌市民的朋友圈热传。许多网友点赞: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爱国。极目新闻记者寻访老兵背后的故事发现,他是我国首次原子弹空爆试验时,驾驶飞机三次穿越“蘑菇云”试验取样的无名英雄。
李官炳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的2023年,新春伊始,不觉让他回想起一九六五年援越抗美的潜江兵,他们是第一批入越参战的铁道兵,由铁二师为主组建的一支队和以铁道兵十三师为主组建的六支队及其它部队,于1965年6月23日开赴援越抗美战场,投入血与火的战斗。
1965年初,越南的局势如同风雨飘摇的孤舟,令人担忧,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失败,妄图力挽狂澜,将更多的赌注押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派遣海军陆战队直接与北越部队交锋,并出动大批空中力量,对北越的重要目标进行狂轰滥炸,企图用钢铁洪流摧毁越南人民的抵抗意志,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中国政府多次发出严正警告,但换来的却是对方的置若罔闻,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正义斗争,老一辈革命家毅然决然,决定派遣防空兵、铁道兵、工程兵部队奔赴越南,与越南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
编者的话今天是“七一”,伟大的党迎来又一个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光荣的集体——甘巴拉雷达站。今年6月28日,是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30周年。战风斗雪,守望空天,这座英雄雷达站伫立雪域高原已59年。
一天早上,连首长拿着一封电报给我交待了一项任务:“咱们连队1965年入伍的老兵熊志荣,新婚爱人从贵州老家来部队探亲,今天中午到西安火车站下车,她是贵州大山里的少数民族,识字很少,而且从没出过远门,她爱人老熊现正在陕南安康,执行任务不在家,你负责去火车站把她接回连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