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在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蔡桥村农户郭永军养殖基地,专业捕捞队员王道红正带领5名队员捕捞黄颡鱼(俗称“黄骨鱼”或“黄牯鱼”)。在捕捞现场,水产品收购商与养殖户完成交易后,及时用车辆将黄颡鱼运往外地水产交易市场。
荆州新闻网消息:今天上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及省、市两级的水产专家来到荆州区马山镇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察看受灾情况,指导企业生产自救。在马山镇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记者看到,企业受灾严重,厂房大面积倒塌,养殖设施、生产资料受损,大量鲟鱼亲本和苗种死亡。
本报讯(记者赵叶秋)25日,为期五天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荆州市组团参加了本届国际农交会的展示展销。省政府副秘书长吕江文、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省水产局局长李胜强、荆州市委常委万卫东等视察了荆州水产展厅。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通讯员 施慧敏 倪章宇小龙虾养殖是湖北省江陵县的富农产业之一。眼下正是小龙虾投苗时期,连日来,该县六合垸管理区积极做好投苗、保水等虾田管理工作,确保虾稻产业实现双丰收。春孕万物,生机勃勃。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颖)水产苗种的质量,决定了水产品的质量。水产苗种的培育养殖,已经成为荆州水产发展的重要一环。今天,我们就要介绍荆州好苗——六和水产蟹苗和天瑞渔业黄颡鱼苗。随着近年来螃蟹市场的火热,我市河蟹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河蟹已经成为荆州的主要水产品之一。
视频:碧波金鳞跃 荆楚渔业兴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卢艳 胡威虎)荆楚大地河流纵横、湖泊棋布,楚地先民依水而居、饭稻羹鱼,孕育了悠久的淡水鱼养殖、加工、烹饪技术。近年来,荆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兴渔,创新驱动、质量强渔,产业融合、品牌富渔,正在完成新时代下渔业发展的华丽转身。
7月19日,监利市毛市镇卸市村连片稻田里,收割机忙碌作业,“丰”景正好。(记者 张梦瑶 摄)一望无垠的高标准农田,绿意盎然的蔬菜大棚,芬芳扑面的瓜田果园,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盛夏时节,行走在荆州沃野,“丰”景正好。上半年,全市夏粮收获面积256.78万亩,同比增长1.
视频:【奋力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荆彩半年报】抗灾稳产 绘就农业好“丰”景荆州新闻网消息: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奋力推进“千万工程”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引领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
“稻虾共养”增产又增收 江陵县钟师傅尝到甜头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荆州社会正文 来源: 荆州电视台 时间:2016-05-31 16:36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周雨吉 红桃七)这几年,小龙虾市场行情比较好,一些村民转变观念,把水稻田改造成龙虾与水稻共养模式,没想到既增产又增
春寒料峭,江陵县的小龙虾养殖产业逐渐进入忙碌时节。在三湖管理区龚家垸社区的虾田旁,虾农们正紧锣密鼓地为新一年的小龙虾养殖做着准备。在三湖管理区龚家垸社区,虾农们正抢抓时节,对虾田进行了清理和消毒,疏通了水道,确保水质清新、水流顺畅,为虾苗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26日电(熊铭)近日,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编写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23)》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达2800万亩、产量超289万吨,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