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倩 王飞扬 记者 冯丽)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闫炀教授团队应用微创手术方式,为体重仅35公斤的终末期心衰患者成功实施“二尖瓣成型+人工心脏植入”术。
10月10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选举成立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会长、副会长及常委成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祖贻教授当选副会长。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6月6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5病区的一间手术室里,发生了一件温馨感人的故事。当天,该科室的范粉灵教授,张松林主治医师在为一位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手术时,意外发现这一天是患者的69岁生日。
渭南青年网(编辑 姚和平)1月13日,渭南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特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顺教授成功为一例先天性卵圆孔未闭患者实行封堵术,困扰了患者李某五十多年的病痛终于得到解决。张玉顺教授的莅临指导使市二院院先心病介入治疗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外公布,该院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等单位联合研发的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在国内率先进入临床阶段,由该院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闫炀教授团队应用于临床,成功救治了两名危重心血管病患者。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8月22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传来重大喜讯,该院心内科范粉灵教授的肺动脉高压团队成功完成了全国首批、西北首家的PADN(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肺动脉高压手术。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西安交大一附院在肺动脉高压治疗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陈明伟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一级主任医师、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呼吸系统疾病与危重症医学、肺癌相关临床及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2项。发表论文60余多篇,专利18例。
为进一步满足渭南广大群众就医需求,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医疗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渭南市第二医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各协作医院派驻了专家团队定期到渭南市第二医院开展坐诊、查房及手术指
阳光讯提起西安交大一附院张玉顺教授,大家最初对他的了解都是成功进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手术2万余例,创下中国及世界多项首例创新性医疗技术,被誉为世界“先心病封堵第一人”“中国补心第一人”,“封堵王”这些称号,而2013年,张玉顺在美国参加学术会议时张玉顺教对卵圆孔未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并随后开展了相关的科研,井在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卵圆孔未闭和脑血管疾病》一书,越来越多的不明原因的脑梗患者得到获益,从此心源性脑卒中的预防成为了张玉顺教授新的研究方向…
谈到国内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尤其是研究卵圆孔未闭方向,张玉顺都是绕不开的学术大咖。1998年,他率先在世界上提出“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选择封堵器治疗的方法,打破了国外食道超声心电图加球囊测量的“金标准”。
为进一步满足渭南广大群众就医需求,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医疗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渭南市第二医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了友好协作关系,各协作医院派驻了专家团队定期至渭南市第二医院开展坐诊、查房及手术指导等工作,专家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用心、用情服务渭南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