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为王女士发现充电宝归还后显示租借中截图(来源:受访人)图片为王女士和小电客服聊天截图(来源:当事人)信网9月18日讯(见习记者 解宁)共享经济给人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却影响着用户的体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玉环 俞刘东出门在外,手机没电,这可是件糟心事。还好,随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帮大家解决了“电量焦虑”。春节假期,杭州的李先生(化名)在河坊街景区借了一个充电宝,没想到归还却成了难题。
日前,“女子跑50公里还不了充电宝”一事曾引发网络热议。据潇湘晨报消息,5月27日,一女子发布视频吐槽,借了一个品牌名为“来电”的共享充电宝,归还时,跑了50多公里都没有找到一个有空余插槽的机器。一怒之下,砸了充电宝。6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视频的发布者。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近日,广东一女子发布视频吐槽,借了一个“来电”的充电宝,归还时跑了50多公里,都没有找到一个有空余的机器。一怒之下,砸了充电宝,此事引发关注。该女子的经历给“借共享充电宝易,还共享充电宝难”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注脚。
能借不能还?5月27日,广东深圳,跑了几十公里仍无法归还,女子怒摔共享充电宝,平台客服:可邮寄。对此网民评论称:@小 婧:套路,我们商场好多人都知道,你借走了他就投放满,业务员都有任务的。@有你有我:我也遇到一次,满大街找气死了。从那次以后就再不扫充电了。
央视网消息(记者/杜安琪):近日,共享充电宝“易借难还”问题引发关注。有消费者向央视网《新闻+》记者表示,租借共享充电宝后找不到空位归还,只能被迫延长计费时间支付高额租借费用。“我花了一个小时找了三个归还点,全是满的,最后坐地铁回去才还掉,气死了。
网友发布视频吐槽充电宝“归还难”问题。图/网络截图据《潇湘晨报》报道,5月27日,广东一女子发布视频吐槽,借了一个“来电”的充电宝,归还时,跑了四五十公里,都没有找到一个有空余的机器。一怒之下,砸了充电宝。此事引发关注。
□田维婷 (西南科技大学)5月27日,广东一女子发布视频吐槽,借了一个“来电”品牌的充电宝,在归还时跑了50多公里,都没有找到一个有空余的机器。最终一怒之下,砸了充电宝。此事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对“充电宝好借难还”等相关话题的热议。
来源:中新经纬 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其中指出,由于商家信息显示不准、状态更新不及时等原因,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等共享产品后难以找到正确的归还地点,被迫延长计费时间。
据报道,近日,广东一女子发布视频称,归还租用的共享充电宝时,前后加起来折腾了四五十公里,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归还点。一怒之下,她直接砸坏了充电宝。共享充电宝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更便捷,但也出现了“好借难还”的现象,大大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近期,多位消费者向读特新闻报料称,租借的来电共享充电宝在还进机柜后仍进行计费,还有些显示的归还地点为虚假地点,导致自己被扣取了押金。此外,还存在联系客服未能给出有效解决方案,且订单会在无额外操作的情况下结束计费,并扣除远超实际使用时长费用的情况。
□郭元鹏天津市的李先生最近出门旅游时因为手机没电,于是扫码租用了某景区内的“×借”共享充电宝。过了1小时15分钟,李先生归还充电宝时发现,自己竟被扣了20元。超1秒按半小时收费,捆绑销售暗藏陷阱,频繁弹窗诱导消费。如今一些共享充电宝的做派已经引发了众怒。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万晓东李建)为促进共享充电宝行业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近期,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共享充电宝消费调查,并于近日发布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共享充电宝收费不合理。
近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共享充电宝消费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共享充电宝样本存在租借容易归还难客服联系不顺畅信息标注不到位等问题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体验调查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收回3000份有效调查问卷样本,体验调查了美团、怪兽、小电
超1秒按半小时收费 捆绑销售暗藏陷阱 频繁弹窗诱导消费共享充电宝何以惹众怒天津市的李先生最近出门旅游时因为手机没电,于是扫码租用了某景区内的“×借”共享充电宝。过了1小时15分钟,李先生归还充电宝时发现,自己竟被扣了20元。
作者:守一近日,广东深圳一女子发布视频吐槽,借了一个“来电”的充电宝,归还时跑了50多公里都没有找到一个有空余的机器。一怒之下,砸了充电宝。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的问题,再次引发争议。有网友质疑,是充电宝运营商故意补仓,给归还制造障碍。这位女子的遭遇,看起来确实让人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