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七首·其四》王维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南陵别儿童入京》节选李白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放言五首·其四》白居易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9月起,全国小中大学陆续开学,学生和家长们为开学做着各种准备。其实,在古代,学生上学又是另外一番场景。古代学生学什么?古代是不是也有小学和大学?古代学校有没有开学仪式……来吧,今天我们聊聊古人上学的那些事儿。
三彩婴戏图枕所处年代:宋代器物规格:高约10厘米,面长约48厘米,面宽约17.5厘米出土地点:济源勋掌村镇安寺馆藏单位:河南博物院□本报记者 杜军“原来宋代的娃娃是这样玩耍的!”近日,在河南博物院展厅,前来参观三彩婴戏图枕的刘女士没想到“他们竟然会玩傀儡戏”。
追蝴蝶、放纸鸢、挑促织(蟋蟀),划船垂钓、牧牛斗草、打球下棋......古往今来,孩子们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简单的游戏里包含着无限的快乐,小小的玩具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趣味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一起来看看藏在文物里的童真童趣,走进古人的快乐童年时光。
古今中外教育家认为,幼少之年是一个人人格、志趣最关键的定型期,也是教育等外力最易发挥作用的阶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比喻为“坯模”,如同建造房子必须先打的地基。地基愈牢固且向下扎根,将来才愈可能成为各领域栋梁之用,乃至成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