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京教体艺〔2025〕1号各区教委、体育局、燕山教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把握好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
两会期间,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对于青少年而言,更要重视体育健康教育,建议中小学校能够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2023年年底,深圳市教育局发布《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的通知》,明确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到2022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5个维度17个方面对“全面加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了一个“全”字和一个“加”字。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要“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等要求,这也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以体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以身心健康为突破口,促进“五育”融合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这是对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落实,值得关注借鉴。教育部部署的2024年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中强调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具体如何践行,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光明时评】 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每天一节体育课”,给体育课设立刚性约束,很快引发舆论热议。
来源:人民日报 脚斗、武术、龙舟等活动为学校体育注入新活力,让孩子们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更加了解传统体育项目 说到“撞拐”“斗拐”,可能会勾起很多80后、90后的儿时回忆。如今,这个游戏有了新名字“脚斗”,并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在各地校园开展,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2024年12月27日,教育部在安徽合肥召开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座谈会。会议强调,要从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认识把握学校体育工作,将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件实事、作为事关强国建设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实。
体育与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体育与文化的交融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它们之间的关联和互动也越来越紧密。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深化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