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在魏国变法成功后的百年之中,韩燕赵楚齐等大国也都陆续开始变法。这里面有变法成功的,比如邹忌在齐国的改革,也有不太成功的,比如吴起和屈原相继在楚国的变法。吴起是战国时卫国人,先后在鲁国、魏国和楚国做官。
端午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端午则是一年之中最盛热时候的开端,也就是盛夏的开端。吃粽子、赛龙舟、采菖蒲......
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一公元前278年)原名屈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之职,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为了楚国的强盛,屈原主张进行改革,实行联齐抗秦。楚王听信谗言,把他驱逐出境。
芈姓是楚国国君的姓氏,跟国君同姓,说明大家是本家,往上推几代人,是同一个祖先,只是他们的氏不一样,国君是熊氏,屈原是屈氏,这是因为屈原的先祖屈瑕本是楚武王的儿子,封在了屈地,所以以屈为氏,叫屈瑕,这就是屈氏的始祖。
“松鼠父子读战国”系列故事之(54):屈原投江文/松鼠爸爸屈原公元前278年的某一天,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在江边徘徊,只见他披头散发,脸色憔悴,行尸走肉一样走着,嘴里还念念有词。一位渔翁见他举止怪异,不解问:“您不是三闾(lǘ)大(dà)夫吗,为什么跑到我这等穷乡僻壤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