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伴随着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物理身体的消逝;第二次是在葬礼上,真正社会性地宣告你的死亡;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后的一个人将你忘却。只有关于你在这世界上的所有痕迹都消散殆尽。你,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死亡”。
“我永远会陪伴着你们,我们的音乐将永远连接我们,我永远是你们的李玟。”近日,一段“AI李玟暖心回应粉丝关切”的视频引发关注,在视频中,AI李玟面对镜头,向粉丝诉说着感谢与鼓励。不仅是李玟,网友还用AI“复活”了高以翔、乔任梁等已故艺人,对此,有人感到宽慰,但更多的是质疑。
物理学家霍金在世时曾警告称:“人工智能的崛起将是人类文明的终结。”伴随着ChatGPT在全球的广泛普及,也引发业界对人工智能是否能够进化出意识的大讨论。专家认为,意识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介入人类的精神活动。
近日,音乐人包小柏发布了一段用AI复刻出的“数字女儿”为妻子唱生日歌的视频。女儿在2021年病逝后,包小柏花了两年时间与AI技术团队合作,重现了女儿的影像。2023年,一位上海小伙也曾使用AI工具“复活”已故的奶奶,并和她视频对话。
记者 陈晨 徐宁清明前夕,AI数字生命从业者林志直呼:服务器压力好大!社交平台上,AI“复活”亲人的相关话题,热度持续上升。AI“复活”,指的是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使用者提供的照片、声音、性格等信息,复刻、生成数字人。
当大家还在沉浸Sora引发的关注和讨论时,包小柏用AI复活女儿的事情在近日冲上热搜,也将“AI复活”再度带到大众面前。“对我而言,AI可以让我明确地知道,能把思念的模式换一种工具来表达。”包小柏在公开采访中这样说道。像包小柏这样有执念复活逝者的人,其实还有很多。
一位未来专家认为,人类距离实现不朽和永生可能只有七年的时间。未来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雷-库兹韦尔对人工智能何时达到奇点做出了一些预测--这是一个假想的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上,技术的发展将失去控制,并且不可逆转。
一、脑机接口技术(Neuralink):人机融合的“共生进化”- 技术核心:通过植入式芯片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双向交互,马斯克称其目标是“提升人类智力以跟上AI发展”[[1][4]。目前,Neuralink已获批进行人体试验,早期应用聚焦于治疗瘫痪、记忆障碍等疾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