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萤火虫成虫通过发光吸引配偶。对幼虫来说,发光不仅可以用来引诱小虫、寻找食物,还可以吓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敌。萤火虫是一种环境指示性生物,要想保护萤火虫,就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夏夜,萤火虫轻盈地飞舞在林间,如繁星点点,是不少人记忆里的童年。
据英国《镜报》7月13日报道,当地时间7月11日晚,英国野生动物摄影师Andrew Fusek Peters幸运地拍摄到了罕见的雌性萤火虫通过发光的身体来吸引雄性萤火虫的画面。照片拍摄于什罗普郡的一处农田,57岁的Andrew蜷缩在狭窄的空间里,花了几个小时才拍摄到了这一画面。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不少人眼里,萤火虫是落入凡尘的星子、是生于草野的夜光珠、是璀璨夏日里的“昙花一现”,也是诗词歌赋中的亘古符号。走吧,趁着夏末,一起去看一年仅可遇见一次的“夏夜精灵”!
近日,在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萤火虫繁衍生息。提到萤火虫,大家或许会在脑海中闪过一幅画面:暮色下的森林里,萤火虫自由飞舞,宛如浩瀚宇宙中的颗颗恒星,萤火微光为森林增添神秘的光圈。
时见疏星落画檐,几点流萤小。进入5月,“萤火虫之森”在广州各地“上新”,在华南农业大学、大夫山森林公园、广东树木公园等地,有心人都能发现萤火虫的身影。5月16日晚,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南方+记者见证了一场流萤飞舞。(直播回顾)周末将至,想去看萤火虫,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繁星和萤火虫交相辉映。(图片来自/付新华,施普林格·自然/供图)萤火虫为何能发光?又如何控制发光?北京时间3月6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付新华研究团队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一篇遗传学研究论文,阐释了萤火虫发光器官的发育以及萤火虫如何控制它们发光。
五月鸣稠,萤火纷飞。近日,接收到夏日“信号”的萤火虫纷纷破蛹而出,迎来属于它们一生中最美的时刻;华南国家植物园、天河公园、白云山、火炉山、流溪河……每到这个萤火虫观赏季,市民也开始去往山林溪湖之间寻觅萤火虫的身影。这一自带“发光体”的小生命,自古以来被人类投射了太多的浪漫想象。
天上繁星,地上流萤,眼下我国不少地方迎来了萤火虫最佳观赏期。每年三四月份,是四川眉山青神县的赏萤高峰。成千上万的萤火虫像繁星闪烁,场面蔚为壮观,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森林覆盖率高成萤火虫的理想栖息地为什么在青神县这个地方,萤火虫会如此集中?
5月15日,广州黄埔区珠山,摄影爱好者在雨后追寻萤火虫踪迹。(堆栈处理)南都拍客 孙祥淞 摄5月9日,珠海香山驿站,萤火虫在叶片上发出荧光。 南都拍客 吴振宇 摄5月9日,深圳西涌国际暗夜社区,萤火虫闪烁在新屋村至芽山村河道间,这里的潮湿环境造就了天然的萤火虫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