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可真好”……在我国第15个敬老月里,10月12日下午,一群二年级的小学生们走进了重庆渝北区仙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送去欢乐。据悉,仙桃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里目前住着31位老人,年龄最大的103岁,最小的71岁,平均年龄84岁。“小朋友,你们读几年级了,是哪个学校的?
新京报讯 据“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由京津冀三地共同打造的首批20家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和见习基地揭牌,“同质同标”推进三地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互促共建,首次运用了“院校+养老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有需求的三地失能失智、高龄、残疾等常住老年人的居家照护人员提供专业资源,“
记者 王帅3月21日是第17个国际社工日,为弘扬社工文化,推动东城街道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做好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关爱保护工作,自3月起,东城街道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工宣传活动及为老为小关爱活动。
7月底,北京市第一家“老幼共养”普惠服务点在西城区德胜街道启用。4名刚满两岁的幼儿成了服务点招收的新生,在幼师的带领下开启半天或全天的托班生活。当幼儿跟着老师认识“夏日荷花”时,同一个院子、隔着三道门的养老服务驿站活动空间内,几名老人正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学习操作智能手机。
1月23日,昌平区首家“一老一小”融合中心在北七家镇翡萃家园社区开园,为构建温暖和谐的社区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中心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由养老驿站与托育园组成,是集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幼儿托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
3月2日,牡丹区花都小学师生走进孝慈养老护理中心,开展“阳春三月学雷锋 敬老院里暖意浓”学雷锋献爱心志愿活动。校长朱伍贵带领党员教师慰问老党员,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向老党员送上鲜花。叮嘱老人好好保重身体,让老人们切身感受来自花都的关怀与温暖。
当前,解决好关乎“一老一小”的现实问题,不仅关乎个体家庭的幸福和睦,更是涉及民生福祉的社会性问题。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紧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社区层面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家门口的养老托育服务,是解决养老托育民生热点问题的关键举措。
心连心·爱在邻里。为深入推进党建统领的校家社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努力构建“红心聚力、美好三角”联动机制,近日,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党建统领校家社“大思政”协同育人活动,看望社区内孤寡老人,为他们带去温暖和帮助,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周鑫瑶 长沙报道长沙县湘龙街道湘滨社区山水湾小区作为一个拥有近8000户居民成熟小区,周边交通生活便利,入住率高,老年群体和青少年群体在整体居民中占比不小,甚至很多人专门在此买房进行养老居住或就近入学。
“一老一小”是每个家庭的关注焦点,也是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为了持续优化对这一群体的关怀照料工作,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工站以养老育幼需求为核心,通过社工+居民志愿者结对的方式,从小处着手,积极构建全新的关爱模式,共同缔造和谐温馨的社区。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近年来,黄梅县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深化数智化病理体系、智慧教育和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抬高基本公共服务底板,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均衡,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因为我理想中的养老院应该是像个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所以创设幼儿园和养老院结合的模式,也是感觉老人们越老越孤单寂寞,越老越像个孩子,需要多种活动带动他们活出状态来,这样做也可以让老人们更年轻,而孩子们又更喜欢老人们,老人们是我们的财富宝库他们可以互惠互利,多好,但好像很难操作,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