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表示,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地重申中国将坚定支持联合国,坚决捍卫多边主义,继续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宣布了中方关于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主张和具体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秦亚青:世界秩序的变革∶从霸权到包容性多边主义作者:秦亚青,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来源:《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1年第2期微信平台编辑:周悦【内容提要】百年大变局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美国霸权秩序的结束,美国依然是实力最强的国家,但作为全球霸权国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霸权作为一种
中央外办副主任刘建超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一种秩序、一套规则、一种多边主义。他说,我们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体系、一种秩序,必须强调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是世界上最能够凝聚和体现国际共识,最能够体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国际平台,我们的主张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澎湃新闻记者 赵振江2015-10-31 12:15 来自 文化课字号 10月31日,93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出席“世界秩序与中国角色”为主题的京城国际论坛。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面对台下的中国朋友们发表了演讲。
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正面临调整。“一带一路”建设或许可以在维持或支持开放经济秩序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其核心价值在于:一是坚持多边主义方针,二是保持开放的立场。今天主要分享三点:第一,国际经济秩序发生了什么?第二,为什么要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
【文学演讲的艺术特色与价值追求】作者:马 琳(辽宁大学教授、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威廉·里昂·菲尔普斯的演讲《阅读的喜悦》通过收音机广为流传:“文学是历史的永存部分,它是人的品格中最好的、最持久的部分。
例如,今年5月举行的七国集团外长会就打着“维持世界秩序”的旗号,要求中国“遵守秩序”。实际上,给中国强行贴上“世界秩序破坏者”的标签,连一些西方专家都觉得太过牵强,他们认为,“中国并没有对西方世界的生存规则提出异议,只是简单地融入其中。”
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记者成欣、有之炘)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21日在上海出席“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秦刚说,最近,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奇谈怪论,声称中国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试图用武力或胁迫方式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毛泽东有一首七绝诗曰:“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如《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