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国际环境不断恶化,新中国处在各种强大外来势力包围下,进行了一场极大规模的迁移过程,举全国之力将东北、沿海等重工业的机器和设备,转移到内地相对较隐蔽的山沟或偏远地区,这是一场盛大的自强运动,史称三线建设。
在石家庄周边各地散落着很多以数字作为厂名的大型企业,例如3502、6410、3514、3302等等,工厂的编号如同军队的番号,给人神秘感,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军工厂”。这些大型企业基本上都是五、六十年代从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迁到石家庄周边的井陉县、获鹿县。
当年工人们正在加工产品。资料照片走进国营河北第二机械厂(简称二机厂)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办公楼、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宽阔笔直的主干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位于数十公里外的平山旧址。旧址上留下的空旷厂房、锈迹斑驳的机器、年代感极强的老标语,述说着二机厂的传奇故事。
除国有银行、三大运营商等在邯郸设有分公司,驻邯郸还有很多央企大厂,这些央企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给邯郸带来了许多优质投资项目和科研平台,助力邯郸的发展,具体有:1.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