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屈畅)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军事医学研究院了解到,近日,该研究院李慧艳研究员团队和张学敏院士团队合作发现,大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相当于发现了人们常说的“生物钟”在大脑中的位置。
3月31日23时,《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家的一篇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在大脑图谱绘制上取得新成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建立了国际上最大的小鼠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数据库,二是首次发现小鼠前额叶皮层中存在64类神经元投射亚型。
说到工作记忆,很多人摇摇头,表示陌生。日前,《神经元》期刊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给出了答案: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李澄宇研究组发现,瞬时性神经元,而非持续性神经元,是负责在工作记忆的过程中存储信息的关键组分。
想更好理解上海科学家的最新成果,先来按序记四个无关联音符:bi、da、ku、pa。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立平研究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闵斌副研究员与北京大学唐世明课题组合作,通过训练猕猴解答了这一科学问题。
“目前尚无人源性SpV模型,这限制了对人体内SpV核团发育、功能及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因此,构建SpV类器官将为研究人类大脑提供新颖且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窗口。例如,如果希望在人源遗传背景下研究SpV核团,目前尚无其他有效的方法供选择。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人类的衰老速度并不均匀。早在2019年,斯坦福大学Tony Wyss-Coray团队就发现,在成年人的衰老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的时间点,分别是34岁、60岁和78岁;在这三个年纪,血液的蛋白水平会发生最剧烈的变化[1]。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张亦筑▲4月19日,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云脑医疗产品展示区,工作人员正在演示儿童专注力提升训练系统。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近期,“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给一名四肢瘫痪的男子植入脑机芯片后,他就可以通过“意念”操控光标下国际象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人的大脑里拥有大约680亿个神经细胞,数量约等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这些神经元又构成约100万亿个联接点,首尾相接总长度超过18万公里。它们汇聚在一手可握的体积内,研究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探索星辰大海。
中新网1月14日电 纪录片《手术两百年》团队在时隔三年后再推精品力作,团队围绕“中国脑计划”几大研究方向,结合最新科研成果、邀请参与“脑计划”的顶级专家参与节目,策划以“脑认知”为主题的纪录片《大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