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提供“私人定制”式的养老服务建议,收集老人反馈,协调助餐点在周末及节假日为老人“加餐”;为特困老人开出“养老处方”——老吾老计划、长护险护理和社区助餐服务,并帮老人申请慈善捐赠,缓解燃眉之急;自己先踩点,再陪老人实地踩点,挑选最中意的养老院……在杨浦区,一批“养老顾问”活跃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多亏了社区里的‘养老服务顾问’介绍,家里才能找到这么贴心还便宜的住家保姆,我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家住塔坛二区的张桂兰老人今年78岁,爱人因病需要长期护理,子女不在身边,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
日前,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共提出19条政策措施,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在这次出台的若干措施中,首次提出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并对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2月13日,顺德区勒流街道举行了“养老顾问”服务定制衔接计划社区座谈暨启动仪式,联动顺德区乐天养老服务中心,探索和打造区域“养老顾问”品牌。顺德区勒流街道“养老顾问”服务定制衔接计划社区座谈暨启动仪式现场。
新民晚报讯(记者 李一能 特约通讯员 龙钢)今年80多岁、家住凉城新村街道的朱阿婆双腿患有旧疾,行动不便,出行得靠轮椅才行,平时生活起居全靠老伴。不料年前老伴因突发心梗过世了,家中又无子女,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
近日,由长宁区民政局指导、工商银行长宁支行建设的长宁区首家银行养老顾问专业网点在工商银行愚园路网点正式揭牌,标志着区民政局与工商银行长宁支行在“养老+金融”领域开启跨界合作,也是长宁区积极探索“养老金融+养老顾问”融合服务机制,助推银发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韩阿姨,你进步越来越大了。”徐亚华看着康复中的老人,由衷地为她高兴。徐亚华,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从事社区老龄工作13年,她默默耕耘,为社区众多老人解决了许多急难愁盼问题。今年,她荣获“上海市金牌养老顾问”。
为深入贯彻《上海市民政局关于深化本市养老顾问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沪民养老发〔2020〕22号)文件精神,市民政部门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第三届“金牌养老顾问”推选活动。经过推选、笔试、专家评审等环节,本次徐汇区共有六名顾问获得市级金牌养老顾问的称号。
养老服务资源丰富多彩、养老政策复杂多样,哪一款最适合自己,怎样找到养老方案“最优解”?在长宁,“养老顾问”是老年居民的“心头好”。有了“养老顾问”,他们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养老服务政策、获取养老资源,实现了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一起来看这个发生在长宁居民身边的故事吧。
“9906为您服务,您好,这里是浦老惠平台,有什么可以帮您?” 一早,浦东养老服务热线20809599电话的这一头,金牌养老顾问任嫣华微笑问候,开启一天的工作。今年是她走上这个岗位的第十年,也是浦东新区科技助老信息平台(后升级为浦老惠平台)热线设立的第十年。
“实在是太感谢了,我已经一个月多没有理发了,现在剪完清爽多了。”近日,金山区朱泾镇老龄办工作人员化身为“Tony老师”,自带装备来到东林居民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提供上门义务理发服务,让温暖人心的为老服务从“头”开始,87岁的陆老伯理完发后,竖着大拇指对她们连连称赞。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骜 通讯员 程林琳老人年龄大,对养老政策不了解,身边又没个“明白人”。前不久,家住西城德胜街道的刘大爷就遇到了这事。一次去养老驿站打餐,工作人员看见老人步履有些蹒跚,还推着轮椅。“前一段腿脚出点毛病,现在走路不是特方便,真让人发愁。
小笼包,是沪上有口皆碑的美食。养老顾问,是老年群体的贴心人。如果把小笼包和养老顾问联系起来,让我们不禁想起青村镇的养老顾问——宋华英!她身材娇小,脸上总是挂满笑容,亲切周到的样子,就像小笼包合家欢喜的温暖形象;她能量满满,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能力,就像小笼包馅多汁浓的丰富内核。
6月15日,莲湖区民政局为145位经过培训、考核的“养老顾问”颁发聘书、工作证,并为40个新增的“养老顾问工作站”授牌,这意味着老人们有了持证上岗的“贴心人”,也将进一步健全莲湖区养老顾问服务网络,推动莲湖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