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李辉通讯员 李长林为了感知、继承和发展传统泥塑文化,提高孩子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1月31日,武汉市江汉区图书馆举办了“童眼看非遗之与‘泥’为伴——泥塑创意”活动,有15组家庭参与。
这几年,国潮越来越火,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在江苏无锡惠山,有一个400多岁的国潮手办,惠山泥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该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惠山泥人厂设计师周璐有她自已的答案。
大象新闻记者 龚丰硕 通讯员 宋月华/文图“一双巧手,一抹红泥,塑造百态人生”,这句生动的话语恰如其分地描绘了捏泥人这一传统手艺的魅力。11月14日,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红泥塘创始人赵恩民,他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泥塑体验活动。
极目新闻记者 杜光然 图/文“叔叔,我想要一个熊猫样式的。”夜幕降临,米川(化名)的摊位前围满了游客。小朋友们被精美的卡通泥人所吸引,纷纷下单购买。7月初,米川坐在成都都江堰沿街店铺的屋檐下,忙着捏泥人。因为没有双手,米川只能用胳膊来操作。
近日,湖南长沙,无手男子在街边摆地摊捏出卡通泥人,他熟练的技艺和温暖的笑容引来很多人的关注。捏泥人的米先生表示,2003年,他不慎触碰高压电失去了双手,2007年开始学习捏泥人。目前,他还是以摆地摊为主,每天出摊6小时,能捏30个泥人,平均捏一个卡通泥人只需要10分钟。
张金东,关东泥人张第三代传承人 张金东,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东泥人张的第三代传人。 土,是滋养万物的根基。在中国,自古流传着女娲用泥土创造人类的传说。泥土经过捶、摔、揉、打后,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幻化出惟妙惟肖的中国泥塑,这就是捏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