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好 听 音 乐,好 好 过 生 活还记得那个录音机的时代我们拿着一盘磁带就可以抖腿一整天▼▼▼后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设备我们看着片儿,听着歌儿享受着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不用你告诉音乐的陪伴有多么重要因为我们都知道音乐在生活中的分量大家喜欢怎样追逐音乐的美妙呢?
在瑞士,我拍到了电脑壁纸里的阿尔卑斯山。·坐上黄金列车,2个小时的奇幻体验,穿越在童话般的冰雪世界,车窗外是电影般的白色森林。·想要把时间停留在这一刻,在蓝调时刻走进格林德瓦。小镇尽头是巨大的雪山,泛着微光的小木屋就散落在油画之中,真的有人生活在童话世界里。
《阿尔卑斯山交响曲》是晚期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理查·施特劳斯最后一部交响诗作品,虽然这首乐曲名为交响曲,但它实则是一部交响诗作品,创作于1911年-1915年间,作者题献给德雷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并由他亲自指挥这个乐团进行了首演。比起他其他交响诗,这部作品的创作用时最长。
《蓝色多瑙河》,任谁都不会陌生的一首经典圆舞曲,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备演奏曲目。流畅灵动的旋律倾泻而出,仿佛多瑙河面上熠熠生辉的月光碎片,在和风中翩翩起舞,令人陶醉万分。《蓝色多瑙河》是“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在1867年的作品。
《音乐之声》是一部改编自玛丽亚·冯·特拉普著作《特拉普家庭演唱团》的戏剧作品,最初以音乐剧的形式于百老汇上演。之后被改编成电影,位居北美影史票房第三名,同时也是史上最卖座的歌舞片。伴随这部歌舞片一起成为经典的,是剧中一首著名插曲《Edelweiss》(雪绒花),于1959年面世。
这并不是孤证,罗马尼亚指挥家切利比达克也同属这样的类型,我们在《指挥篇里聊指挥》专题中第一个介绍了就是老切利——年轻时,与卡拉扬竞争柏林爱乐指挥失败后,便一生远走世界;直到晚年重返柏林爱乐舞台一战封神,去世后更有人推崇他超越卡拉扬,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