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的周先生嚼槟榔多年,口腔有严重溃疡情形,一直不以为意,住院期间,医师发现他口腔的问题,安排病患做口腔粘膜检查并切片,最后确诊是口腔癌第4期,周先生得知结果后非常沮丧,周母担心治疗拖累家计,希望患者放弃治疗,他听从母亲意见,拒绝治疗并不回门诊追踪。
槟榔碱具有兴奋M胆碱受体的作用,嚼食槟榔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增加肠蠕动,消化液分泌旺盛,食欲增加。槟榔碱可使兔心率减缓与冠状动脉、子宫平滑肌收缩。尚有增强阿托品对小鼠下肢血管的收缩作用。槟榔碱也能兴奋N-胆碱受体,表现为兴奋骨骼饥神经节与颈动脉体。
9月10日,歌手傅松在口腔癌三次复发后去世,年仅36 岁。去世前,他给世人留下了最后的忠告:“珍惜生命,远离槟榔” 。这起悲剧,让槟榔致癌的问题引发网友热议。近日,全国多地要求商家下架槟榔,再次将槟榔推上了舆论浪尖。【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经常见到有人嚼食槟榔,而且不分年龄,上到七老八十,下至几岁的小朋友,很多都有嚼槟榔的经历,但是他们却都忽略了槟榔对身体的伤害,等到接到了病危通知,已是追悔莫及,那么槟榔到底对人体有怎样的伤害?
“吸烟有害健康”这句宣传词就现在来说已经是深入人心,人人知道吸烟会危害健康,各种公共场合也在大力推行“无烟区域”,不过,在我们的认知中还有一种东西可以说与香烟地位相差无几,特别是南方一些地区,大到超市小到小卖店,对其的追捧热度丝毫不弱于香烟,它就是槟榔,一种被称为“软性毒品”的果
槟榔,自古以来就是海南居民迎宾待客、款待亲友的佳果。因古代敬称贵客为“宾”、为“郎”,缘而称为“槟榔”。槟榔是棕榈科槟榔属的一个种,也有宾门,青果等称呼,原产马来西亚,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产区为海南省东南部、中部及台湾等热带地区,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
2017年,一篇发表在《中国牙科研究杂志》的论文对长沙当地五所医院口腔癌患者进行统计,发现从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因槟榔导致的口腔癌患者所占比例从23.94%飙升至85.53%,人数则翻了将近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