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怀素《自叙帖》是狂草之极则,被誉为天下第一草书,不仅艺术水平极高,字数也多,一共702字。而明代文征明,这个勤奋的学术派,到90岁还在写小楷的老人家,给《自叙帖》题跋就比较中肯:“如散僧人圣,狂怪处无一点不合轨范。”
在很多人眼中,草书就等同于“鬼画符”。要说这汉字,从篆书到隶书,都是工工整整,在隶书时延伸出来的章草也是字字分明,到了东汉时期,一位叫张芝的书法家,他本身也是写章草的,但他敢于打破传统,创立了今草,其中的艺术表现,有人说是笔法优美,而有人却说是“鬼画符”。
然而,若把怀素、张旭的狂草放在一起对比,大部分学者认为张旭更胜一筹,这不免引起众人好奇,为什么草书“天下第一”的怀素,败给了张旭,其实早在唐朝中期,颜真卿已经一语道破真相,当年颜真卿应怀素之邀,为《怀素上人草书歌序》作序。
“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迳来。怀素上。”这是1200多年前,一位僧人给友人发出的留言。文字写在绢上,两行,共十四个字。苦笋是苦竹之笋,微苦。茗是茶叶,有助于参禅。东西并不名贵,但是怀素十分喜欢,认为多多益善。怀素以一手草书闻名天下。《苦笋帖》落笔迅疾如风,稍纵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