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泥胡菜,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农村地里或者山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以前农民都把它直接铲掉,一是它生长较快和庄稼分挣营养,二一个它太苦了,牲畜都不吃,却不知道泥胡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菜品,这种野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大量植物纤维素,另外它还含有磷、铁以及钙和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人
本地人口中的“泥胡菜”沈静告诉记者,“泥胡菜”本地人又称绿草,颛桥本地人常用这绿草来做青团,具有清凉解火的功效,对人体颇有好处。同时,由于“泥胡菜”本身带有苦味,为了更适口,口感上要稍做处理。一般使用小苏打或者碱水将其煮熟,再洗净,才能洗去苦味。
那么你知道青团是怎么做的吗?刚走进黎安一村党群服务站的活动室,就看见叔叔阿姨们热火朝天地做着前期的准备工作,阿姨边和面边介绍道:“这是我们以前最常吃的野菜,上海人叫它苦草,也就是泥胡菜,苦草加在青团里是为了上色和提味,苦草制成的青团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
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扎捆,用时切段。【性味】辛,平。先给锅里倒入清水,放入适量小苏打,水烧开后放入泥胡菜,两分钟后捞出,放到凉水中,拨均匀后,泡3-5分钟,挤掉水分,放入料理机打碎,将菜泥揉入糯米粉中,再包入各式馅料,蒸熟之后即可食用。
在种植的第二季水稻收割完毕之后,稻田会有三至四个月的空置期,虽然在这期间,有些农民会种植适合冬季生长的土豆、玉米等农作物,但除了这少部分的稻田种植了一些粗粮之外,其余大部分稻田都是空置着等来年再春插的,这些空置着的稻田随着冬藏春长的时间推移,会陆陆续续长出很多野草杂草,不过,这些野草杂草其实大部分都是可以食用的野菜,只是很多人不认识罢了。
早春的野菜品种很多很多,什么苦菜了,什么婆婆丁了,什么车辙子了,什么灰菜了,什么屈屈芽…我记得小时候,在老家,一到早春,人们都去挖荠菜,吃法也很简单,洗净切碎,清水下锅,放点豆面,就那么煮熟煮透,我行当地人还美其名曰“豆腐”呢。
年关将至,不少橙友在家包饺子馄饨、做春卷……都少不了荠菜的身影,冬天浙江人必吃的年糕和它也是绝配。俗话说“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春菜里必不可少的荠菜,被誉为“野菜之王”。其实早在秋末的时候,就已经能在田野间寻得它的踪迹了,跨越整个冬季,一直到初春都有。
出生在农村的朋友小时候没少吃野菜,记得我小的时候,就吃过不少野菜,每年春天的时候,田野里,土坡上,河沟里长满了各种野菜,绿油油的,看着就让人眼馋,每天一放学,小伙伴们就相约一起到田地里去挖野菜,不一会儿就能满载而归,妈妈就把挖回来的野菜变着法的吃,现在回想一下那个味道真是太美了,感觉如今的大鱼大肉也没有那时候的野菜味道鲜美。
今日11时06分春分,来到我们身边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此刻正值一年之中阴阳相半、昼夜均长之时大自然以其无尽的魅力演绎着春的序曲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春光烂漫的季节里田间地头的泥胡菜在恣意生长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每当此时吴江
清明节快到了,有种糯叽叽、绿莹莹、咸咸的时鲜货又要上市啦……话不多说,《“闵”早吃点撒》栏目,记者带你看看颛桥桶蒸糕非遗传承人沈静的创新青团~“细雨清明季,青团艾草香”,清明节即将到来,青团作为这个传统节日的一道特色小吃,深受大众喜爱。
惊蛰时节,草木隆盛,在奉贤的乡间田野,制作时令春味青团的那一抹绿色开始扑腾扑腾地冒出来了。区别于传统制作青团使用的艾叶,奉贤的农村,家家户户做青团时首选的天然调色汁是另一种绿色野菜:泥胡菜,也是上海人口中的麻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