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民党军内部有两套军衔:一套是铨叙军衔,另一套是职务军衔。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战区司令长官挂三颗星就是上将(一级或者二级),集团军总司令挂两颗星(有挂三颗星的)就是中将或者二级上将,军长挂两颗星就是中将,师长挂一颗星就是少将,其实不然!
除了49军为东北军的前身,其他四个军都是中央军主力军,特别是新1、新6更是五大主力,在国军所谓的五大主力占了其二,新一军,新六军,再加上国军中的一流部队,七十一军,五十二军等,所以廖兵团是蒋军二十多个兵团中名气,装备,人员配备等方面就是最强的一个兵团。
谈及军衔,就世界军事史而言,若论哪支军队的军衔体系最为失败,个人认为,当数大陆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军衔,其混乱状况,堪称绝无仅有!直至 1945 年 3 月 8 日,戴笠方由铨叙厅自上校军衔擢升为少将军衔,然而彼时的戴笠已然佩挂着中将军衔。
谍战剧《信仰》在一些细节方面确实令人无语,漏洞太多这个且不说了,只说一说剧中的军衔实在是有点乱,比如保密局西安站站长韩起是上校军衔,一个不是副站长的行动队队长潘寿居然也是上校军衔,而且保密局西安站还不是甲种站,不妨做个对比,《潜伏》中保密局天津站是甲种站,站长吴敬中是少将,行动队队长马奎和李涯都只是中校而已,所以潘寿不可能和站长一样是上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