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方网讯11月5日以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以《一移动用户莫名其妙地变成咪咕高级游戏会员遭连续扣费》为题,对呼和浩特市一位李姓老人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就变成移动手机咪咕高级游戏会员而遭连续扣费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由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引发的消费纠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中消协报告,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网络游戏类投诉18075件,同比增长约 22.26%。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其中包括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难,如未成年人利用家长手机注册游戏账号后高额充值,引发退费纠纷。
未成年人玩游戏“氪金”,哪些情况下应当退款?退款的比例如何划定?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一份团体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为实践中处理未成年人充值退款纠纷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引。未成年人玩游戏的充值额度有明确政策限制。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汤姆猫跑酷”的相关投诉有300余条,投诉内容多为儿童玩游戏时无意中充值,申请退款时却遭到拒绝,家长多次与商家进行协商无果。即便国家在防止未成年人游戏沉迷、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方面已有立法,但此类问题仍然屡见不鲜。
“《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的背景是,目前个别游戏企业对推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心存侥幸、搞变通,还有大量监护人对个人身份信息保管不善,甚至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成年人身份信息破坏防沉迷系统,而矛盾最终集中在退费”《法治周末》记者 仇飞近日,中国互联
孩子在网络平台上跳过未成年人注册门槛购买账号,沉迷在网络游戏的世界里,背着家长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元往账号里充值。待家长察觉,向手机平台或游戏公司申请退款时,却遭遇各种麻烦。这样的现象,在疫情背景下以网课代替线下教学的特殊时期更为普遍。
来源:【华声在线】未成年人网游充值咋退费?标准来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管理要求公开征求意见 明确游戏提供方和监护人责任比例近年来,未成年人大额游戏充值后退费难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何把好未成年人游戏的“充值关”,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重要问题。
来源:【人民网】未成年人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背着家长偷偷在游戏里充值,等到家长发现的时候,钱早已落入游戏公司的账户。那么,未成年人在游戏里充值,家长能追回吗?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人民法院发布的一起案例显示,9岁的小星使用奶奶孙某的手机,为游戏充值2.9万余元。
西部网讯(记者 杨晏宁)“孩子今年16岁,瞒着我们在游戏里充了11801.5元,游戏平台不退费该怎么办?”近日,有网友反映称自己孩子于2019年开始在游戏里充钱,因住校一直未发现。直到2023年1月才发现孩子的游戏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