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这一承载着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出行需求的钢铁巨龙,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更孕育了丰富而独特的铁路文化。从第一条自主修建的成渝铁路到如今的“八横八纵”高速铁路网,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文化史诗。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6月11日电(侯继尧)“小朋友,手腕系上五彩绳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谢谢列车长叔叔!”6月10日,在由佳木斯开往北京朝阳的G938次列车上,一位旅客小朋友看着列车工作人员系在自己手腕上的五彩绳,开心地感谢着。列车长王艺航给旅客送上五彩绳和小香包。
乘务员为车厢里的小旅客送上糖画。 黄春海 摄(新春走基层)贵阳客运段:让流动的高铁将传统民俗文化传播得更远中新网贵阳1月13日电 (段淑苗 郑玉婷 刘敏)吃年糕、剪着窗花,还有糖画艺人现场制作糖画......让旅客在列车上提前过一个欢乐的小年。乘务员和旅客在剪窗花。
羌笛口弦、羌族民歌、羌族舞蹈...1月13日,成都东开往茂县的川青铁路C5812次列车举办“高铁非遗文化节”,车上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多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演出让旅客们感受到了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4月10日,在由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柳梧铁路4标项目施工现场,悠扬嘹亮的壮族歌曲萦绕在矩阵排列的T梁上空,美味的五色糯米饭等民族传统美食让人垂涎欲滴,现场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气氛。同唱山歌。
春运的轨迹上,一场名为“我的铁路风景”的主题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创作盛宴,不仅定格了铁路沿线的自然风光,更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现代化浪潮下家国情怀的深沉、文化血脉的延续以及社会温度的传递,成为透视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独特视角。
近日,“紫金号”G1887次列车上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上高铁”主题活动,将西安与南京两座城市的非遗文化紧密连接在一起,为即将到来的蛇年春节增添了一抹亮色。这场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彰显了铁路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为旅客展示西安特色剪纸。
2025年春运期间,国铁部门创造性地将“非遗”请进高铁列车,走进车站,实现“铁路”和“非遗”的美丽邂逅,不仅丰富了春运旅途的文化内涵,更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新途径。图为落日下的铁道线。梁犇 摄旅途启程新色彩。“非遗”走进车站、高铁列车,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春运文化新盛宴。
中国日报北京9月23日电 近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铁路收藏家、青年火车迷及铁路文创知名企业和单位200多人、1000多件珍贵老物件、展品、模型齐集北京, 标志着2024年北京国际设计周"行动设计"之 "交通强国、魅力铁路"主题展的开幕。
记者 王瑞超 实习生 许继豪 通讯员 寇春珂9月26日,国铁济南局《泺口黄河铁路大桥》新书首发研讨活动在胶济铁路博物馆举办。来自山东人民出版社、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单位代表参加了活动。
作者: 叶双荣良好的文化生态和文化氛围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车站建设文化强站、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新时代铁路企业担负着“交通强国 铁路先行”的历史发展使命。
近年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工作特别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精神,高度重视铁路文物和具有保存价值实物的保护利用工作,坚持从铁路文物实物中遴选精品,打造“铁路老物件会说话”专题宣传品牌,连续三年在北京、哈尔滨、西安等地举办“铁路老物件精品说”巡回展演,生动展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让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活力。
视频制作:吴臻皓央广网合肥1月26日消息(记者徐鹏 通讯员吴蓉 王靖龙)1月25日7时16分,由合肥南开往祁门南的G7709次列车上,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文艺小分队的成员们,通过汉服舞蹈、黄梅戏曲演唱、徽州鱼灯展示等节目,为旅客们带来一场以“非遗文化进车厢,新春祝
非遗文化进车厢、“点赞中国高铁,我越来越喜欢中国”、坐、温馨的候车室……近日,“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国31个主要铁路客运车站火热进行,众多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