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有一位80岁的老党员,他历经炮火洗礼,又在市场——这一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历经艰难险阻,把一个濒临倒闭的橡胶九厂发展壮大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综合制造加工特大集团,并进入了当时中国500强企业名录,铸就了“双星”——这一享誉世界的民族品牌。
早在1986年,汪海就在《人民日报》上呼吁:“创中国人自己的名牌”,他将创名牌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将创名牌与爱岗、爱厂、爱国联系起来,第一个提出了“创名牌是最好的爱国”“名牌是双星人的金饭碗”“名牌是市场经济中的原子弹”“工厂要造出民族品牌、专家要研究民族品牌、商界要推销民族品牌、消费者要热爱民族名牌、媒体要宣传民族品牌、政府要支持民族品牌”等名牌理论。
文|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在企业界,能被称为某某大王,一定是企业规模到了一定的程度,在行业中处于霸主地位。山东的企业家中, 至少有3人被称为“王”:济南轻骑的张家岭,被称“中国摩托车大王”,魏桥的张士平,被称为“棉王”,青岛双星的汪海,被称为“鞋王”。
提起运动品牌,首先被年轻人们津津乐道的自然是耐克、阿迪达斯、彪马,而说到国产运动品牌,则离不开特步、李宁、安踏、鸿星尔克,在如今,有一个名字或许已经被许多人遗忘,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它却是红遍全国的一代鞋王,这就是“双星”。
1992年8月27日正午。纽约。嘉华银行大会客厅。络绎不绝的美国新闻界、商贸界、金融界人士怀着兴奋和好奇提前来到会场。正值中美关系因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而变得十分微妙的时刻,一个由中国企业独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首次在此间召开,消息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
谈起我国城市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不能不提起80、90年年代的风云人物马胜利。1984年,马胜利毛遂自荐承包石家庄造纸厂 ,率先在国有企业打破“ 铁饭碗 、铁工资”制度,并推出改革“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使造纸厂迅速扭亏为盈。
近一年,青岛多家国企换帅,上一次大范围调整还要追溯到2013年。7月12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贾福宁不再兼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苏建光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武成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盘点山东省那些曾经辉煌,后来陨落的名企和名牌山东省曾经有多少,享誉全国,甚至名扬世界的名牌和名企?山东蓝翔,小鸭,康巴丝,金鹿,轻骑、时风、双星,东阿阿胶,很多山东品牌的广告,常年霸榜央视的黄金时段,可以说是“叱咤江湖”无敌手,如今,那些曾经“称霸江湖”的山东名牌,都怎么样了呢?
我们生在一个不和平的世界,只是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大家能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替我们扛着。在中国的企业界,有很多曾是军人,柳传志、任正非、王石、宁高宁、王健林等,在中国商界叱咤风云的大佬,都有过从军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