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贵阳在立足自身历史的基础上,重拾“九门四阁”的记忆,通过打造城垣步道,将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展示空间巧妙布局于街头巷尾。同时,积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全力推进“一河一道两片区”改造提升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贵阳贵安实践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2月8日,贵阳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听取2023年贵阳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3年,贵阳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管理,启动翠微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恢复“城南八景”、因地制宜再现“九门四阁”,讲好贵阳故事,唤醒城市记忆,让历史文脉不仅要“活”、还要“火”!
“九门四阁”故事老东门上文昌阁贵阳古城有“九门四阁”,明代称东门为武胜门,清代改称昭文门,在武胜门外月城上修建文昌阁。城外风景极佳,所以成为人们踏青游览,享受春光的好去处。清代王覆升《春日同人集饮文昌阁看桃李》一诗写道:“花气袭衣裙,晴光透林壑。郊原浮青葱,桃李遍城郭。
【来源:知知贵阳】今年以来,云岩区纵深推进“老城核心”建设,“一河一道一片”项目稳步进行。12月10日,记者从云岩区历史城垣步道(一期)项目方获悉,位于大西门星力百货商场正门的大西门城门楼地标即将完工,届时,将再现贵阳“九门四阁”景观。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新年伊始,贵阳掀起了一阵城市文化打卡热,《王阳明的故事》巡展在达德学校旧址举行,一场红色文化作品展在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开展,融合民族文化、传统文化、非遗文化的T台秀在文昌阁亮相……“漫步城垣步道 寻迹‘九门四阁’”——2025年贵阳城市文化打卡活动首日,市民
一山一水显气韵,一楼一阁展风流。时光流变中的贵阳,多元文化水乳交融,多彩文脉激荡回响。“盛世车书环斗极,遐方文物应奎垣。”回望历史,老贵阳城氤氲着深厚文化底蕴,先后建有东门、南门、次南门、西门、北门、新东门、威清门、六广门、红边门“九门”及灵关阁、文昌阁、皇经阁、玉皇阁“四阁”。
在贵阳达德学校旧址参加新年游园会、在甲秀楼赏红梅、在阳明祠观《王阳明的故事》展……正月初二,漫步城垣步道寻迹“九门四阁”——2025贵阳城市文化打卡活动举行。活动当日,现场气氛热烈,仅甲秀楼、阳明祠、文昌阁、贵阳达德学校旧址四个打卡点就吸引了1500余名游客线下参与。
在贵阳达德学校旧址参加新年游园会、在甲秀楼赏红梅、在阳明祠观《王阳明的故事》展……1月30日,正月初二,漫步城垣步道 寻迹“九门四阁”——2025贵阳城市文化打卡活动在贵阳举行,活动将持续至2月2日,每天12:00至16:00进行。
日前,云岩区黔灵东路街道扶风社区开展以“九门四阁焕新韵,福临春到乐团圆”为主题的“老故事·新黔东”喜迎春节系列活动,巧妙融合传统年俗与本土文化,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新春的喜悦与文化的传承。
聚焦“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定位,当前云岩区稳步推进“一河一道一片”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老贵阳人口中的“九门”,指的是大南门、大西门,北门,次南门、威清门、六广门、洪边门、新东门、老东门9座城门,“四阁”指的是文昌阁、玉皇阁、灵官阁、皇经阁。
今年春天,对德江县楠杆土家族乡楼房村曾氏宗祠展开实地测绘,是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工作组的一件大事,未来一年,这座有着153年历史的曾氏祠堂将在专家们的巧手中焕彩重生。独具特色的建筑样式、主殿、厢房、院落,围墙、雕刻、纹饰等细节,将以“新”的旧样貌载入贵州历史建筑记忆册页。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在太平路设置热闹的“元旦”长桌宴,将T台搬到文昌阁,汇聚璀璨灯光秀、动感音乐现场,还搭配了绚烂的烟花秀,和年末倒计时仪式,在满满的仪式感下,迎接新年钟声……1月1日,漫步城垣步道 寻迹“九门四阁”——2025贵阳城市文化打卡活动即将开启,活动首日,贵阳市云岩区
为不断增强贵阳贵安文化魅力、文化底蕴、文化自信,让历史文脉延续、市民游客受益,贵阳市云岩区紧扣“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定位,高质量推进“一河一道两片”规划建设。其中,“一道”即贵阳历史城垣步道,全长7.8公里,云岩段共5.11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