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肿瘤防治中心马骏等完成的“鼻咽癌精准防治策略的创立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据介绍,相关项目的推广,有利于提高患者疗效,并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受益患者达4.5万人/年。
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等承办的2024中国肿瘤放射外科大会近日在广州召开。中国科学院马骏院士担任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分会会长王平教授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放疗分会首届放射外科主任委员龙志雄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席。
2月2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孙颖教授、唐玲珑教授团队在国际肿瘤学巅峰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简称CA,该杂志影响因子高达503.1)发表了“鼻咽癌诱导化疗后缩小体积放疗对比传统放疗”的研究成果。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会议地点: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楼16楼会议室二、学术讲座1、《鼻咽癌的治疗》——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马骏院士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医院绩效管理策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彭望清副院长三、专家简介马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副院长,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31日讯(通讯员 夏牡丹 阳颖)12月30日,娄底市肿瘤治疗进展及医院高质量发展培训会议在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进一步推动娄底市肿瘤治疗技术水平及医院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娄底建设。
新华社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日宣布,中心团队牵头完成一项临床研究,证实对于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放疗照射范围可以适当缩小,实现疗效不减,但放疗毒副反应减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肿瘤学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雅楠 吴少敏)2月20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团队发布一项新研究,证实在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中,仅照射化疗后的肿瘤范围,不会增加癌症复发,且显著降低了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隔500公里,我们为广西一名4岁的患儿实施了机器人辅助远程阑尾切除手术。两地只有25毫秒的延迟,这个延迟时间我基本上感觉不出来。”近日,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简称“广妇儿”)外科部副主任温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手术的感觉相当不错。
为践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科研成果临床转化,助力癌症防控,近日,2024“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总结交流在北京市举行,来自肺癌、肝胆肿瘤、食管癌、胃癌、乳腺癌、妇科肿瘤、泌尿肿瘤、淋巴瘤、鼻咽癌等多领域的专家共商癌症预防新思路,共探癌症治疗新进展,共寻肿瘤领域人才培养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