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自从16世纪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人们对现代化、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便一直持续着,从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现代化进程中最突出的表象就是人的流动性与人际关系的陌生化,人们跨越地域性的限制在城市生活中接触、交往与协作,但是似乎再也找不到传统共同体中的感觉了。
经历过乱世之苦才能真正理解社会秩序的可贵,然而,没有社会的普遍共识,秩序又何从谈起?然而,人生一世,付出与获得往往不对等,社会之所以能够得以不断发展进步,就是我们先辈们的付出要明显大于他们所消耗的社会产品,由此而形成了可观的社会财富。
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睁眼看世界并重新领悟生活的真谛本期“学而时习之”带你于庸常生活中洞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书目根据中宣部、中组部推荐书目、深圳读书月推荐书单、深圳书城销量排行榜以及知乎、喜马拉雅等知名平台榜单,综合考虑思想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围绕政治法律、思想哲
作者:金新(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教授、亚欧研究中心研究员)20世纪后期以来,“空间转向”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颇具影响的理论潮流,“空间”概念被问题化并成为研究焦点。当前,空间理论已成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范式,对人文社会科学诸多学科领域产生深刻影响。
作者:贾佳美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边疆历史系博士候选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一批西方学者开始从政治思想史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史研究,讨论政治权力、涵盖国际贸易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这一研究包括对贫富关系、信用与财税、政府与市场、信仰与经济发展、德性与腐败、地区与世界等多个层面的探讨。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尼山圣境景区孔子雕像 视觉中国 资料图对思想史而言,今年是个特殊年份,分别是儒家圣人孔子诞辰2575周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诞辰300周年,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诞辰160周年。围绕经济和哲学,他们神奇地有着共同关注的话题,且是那种本源性的话题。
《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史:经济的伦理内涵与社会文明的演进》徐大建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西方当代著名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在《伦理学简史》中重申了桑塔亚那的名言:“一个对哲学史无知的人注定仅能重复哲学史上所发现的论点。
【1】Keynes, John Maynard, 1983, The Collective Writings of John Maynard Keynes, vol. 11, eds. by Elizabeth S. Johnson, Donald E. Moggridge for the Royal Economic Society, London: Macmillan. p.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