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地区农村,初秋的早晨已经有了凉意,特别是早的露水特别凉。如今,棉花在豫北农村的种植也并没有抬头,以前到处可见的棉花田是彻底消失了,偶尔有人家种上一亩,也是因为明年或者几年后家里孩子要娶媳妇,想做几床被子才种,根本不是为了卖钱。
南疆手摘棉交售进度已超过60%,机采棉也逐渐集中采收、上市,虽然近几日郑棉振荡下行,但阿克苏、喀什、库尔勒三大棉区40衣分、13%以内水分的收购价仍在10.40-10.60元/公斤,因此本年度皮棉平均成本也大概可以测算出。
说起棉花种植,在豫东六七十年代人们的心目中那是历历在目,对于很多的棉农来说都记忆犹新,毕竟当时的棉花种植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让农民在吃饱的情况下手头有了余钱,有的种植比较多的农户还因此有了丰厚的收入,走向了富裕。
2023年全国棉花产量下降——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司长王贵荣解读棉花生产情况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棉花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182.2万亩,比上年减少318.3万亩,下降7.1%;单产134.3公斤/亩,比上年增加1.5公斤/亩,增长1.1%;产量561.
:近期,新疆阿瓦提地区气温在20-34摄氏度,适合棉花生长,棉花长势较前期明显好转。据了解,阿瓦提县阿依巴格镇最近3个月都没有下雨,部分棉花地块才开始滴第一遍水,滴水后棉花生长相对就比较快,目前细绒棉株高约40厘米,长绒棉约30厘米。
棉花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以前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以及新疆产区。但是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中国棉花主产区已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新疆“三足鼎立”演变为新疆“一家独大”。被誉为“棉花之乡”的湖北天门,规模种植基地基本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蔬菜、大豆等经济作物。
来源:光明日报一席绿毯入草原(那拉提草原) 杨晓千摄/光明图片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古勒阿瓦提乡,棉花喜获丰收。颜寿林摄/光明图片在和田地区洛浦县洛浦镇一家服装公司内,负责人阿孜古丽·多来提(右)给员工讲解艾德莱斯服装制衣的技巧。
鲁西北大地上,有一位坚持弹棉花38载的老手艺人,名叫王延河,今年71岁。从1986年开始置办第一台梳棉机开始,他就与弹棉花结下不解之缘。“不掺不兑,诚信经营”的理念让王延河成为闻名十里八乡的弹棉郎。王延河曾在山西当兵8年,退伍后,他决定回乡干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