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于甲午战争失败后,割让给日本,民国三十四年(即公元1945年)对日抗战胜利,台湾才告光复。同年九月九日在南京接受日本投降,台湾地区的受降典礼则于同年的十月二十五日在台北举行。后遂定每年的十月二十五日为台湾光复节。每年的台湾光复节,全省都会张灯结彩,扩大庆祝。
公元1895年,随着号称“亚洲第一海军舰队”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这也就意味着,清朝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彻底失败。无奈之下,掌管清朝最高权力的慈禧太后,只好派出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进行和谈,被迫签署了一份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能牵动全国人民神经的除了自己的衣食住行之外,孤悬海外的宝岛台湾是另外一个心结,为什么祖国的怀抱这么难拥抱这个海外明珠的回归,中间到底是什么阻碍两岸的心连心,我从个人的角度,来试着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了解它的前世今生,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历史上主要有三次收复台湾一、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是明朝将领,收复台湾发生在1661年,此时北方已是清顺治年间,大清已经入关18年。大清已经入关如此之久,明朝早已名存实亡,为何郑成功还忙着收复台湾呢?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背景:元朝以来,台湾直接归于中央政府管辖。
作者 王英津1945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的日子,它标志着台湾摆脱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重回祖国怀抱。台湾光复,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彰显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和法理事实。
在我们学习的历史课本上,郑成功收复了台湾,是历史上的英雄。课本是这样介绍的,老师也是这样讲的。但今天在网络上学习听课时,却听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不一样的讲解。很有一种新奇感,跟大家分享一下。郑成功为什么收复了台湾呢?好像有一种被迫无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