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仁济医院国际造口治疗师蒋燕勤正在为患者处理伤口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仁济医院与浦南医院,相距不到1公里,地理优势为两家“邻居”创造了便利的互访学习条件。仁济护理团队为浦南医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浦南医院的护士则有了更好的学习平台。
记者| 周 洁雷神山医院重症监护室,从死亡线上被拉回的病人醒来,眼中急切地想要表达什么。仁济医院护士叶明明读懂了他眼神中的含义,帮病人拿来本子和笔。病人吃力地写下一个名字,那是他的女儿。这位病人,几天前成功脱离ECMO,如今正在康复的过程中。他是仁济医院ECMO团队到达雷神山医院
3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全市三甲医院正与各区结对,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周浦医院收治的多是老年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约占80%,其中,四分之三患者还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有的则长期卧床。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仁济医院副院长张继东带队,入驻浦东新区周浦医院隔离病房。 本文图均为 上海仁济医院 供图3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市级三甲医院与各区结对,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同时不断加强患者的救治能力。
2月11日,皋源率7名科室精兵强将增援公卫中心,他是“仁济天团”领队,这一团队也是“上海重症医学五大天团”之一,总共有28名队员,他们分别来自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呼吸科、感染科、急诊科、心血管外科、肝脏外科、风湿科等多个学科,共收治8名危重及重症患者,治愈出院5名。
今年72岁的陈老伯是一位Ⅱ型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陈老伯不得不在郊区和市区医院之间“长途跋涉”,加上每次配药、检查、换药、平衡试验、随访等让他直喊吃不消。现在,老人再也不用“舍近求远”,选择了在“家门口”的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腹膜透析。
今天是第113个国际护士节!上海护理界最高荣誉的奖项今天颁出,22名第七届“左英护理奖”获奖者和20名“左英护理奖”提名奖获奖者。专科护士和专病护士涌现医疗学科细分后的专科护士和专病护士涌现。各个领域的护理专家,脱颖而出。
图片说明:工作中的杨艳(右二)总是面带笑容。仁宣摄“当我们要造一艘船时,无需发号施令,而是描绘大海的壮美蓝图,激发起大家的干劲。”杨艳说。作为仁济医院护理团队的“船长”,她心中始终牢记这句话,让全院1800余名护士各自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致敬在医疗护理临床一线坚守奋战的“最美天使”!今天,作为上海市卫生系统护理界的最高荣誉,第六届“左英护理奖”揭晓并举行颁奖礼。“左英护理奖”是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护理工作者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本届有17名护理工作者荣获“左英护理奖”,15人获提名奖。
大皖新闻讯护理工作体现在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为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护理服务需求,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5月30至31日,首届长三角地区改善护理服务优秀案例竞赛决赛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