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 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2013年秋季拍卖会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
明代官窑青花瓷器中,有一种特异的纹饰--“宝相花”。这种纹饰取材于自然植物,又被称为“回回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花卉绵纹双耳扁瓶”,明代永乐,高24.3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7.4厘米。在古代的文献中有“回回青”、“回回胭脂”等的记载,“回回青”指的是“回青料”。“回回”指的是这些材料的生产地,也就是伊斯兰教盛行的诸国。因此“宝相花”,就为来源于该地区的装饰纹样。我们来了解一下,明代青花瓷器图案中“宝相花”纹饰的特点。明代宣德青花“宝相花”双耳扁瓶。
明永乐 青花海水锥白龙纹盘。保利艺术博物馆现共有三个专题展览,分别展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古代石刻佛教造像艺术以及圆明园兽首铜像四尊,在特定领域集中展示了自商周至明清时期的珍贵文物,体现了中国古代多个历史时期高超的工艺及艺术成就。
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计划在德胜门小西天一带修建房屋,校舍工地动土后,挖地基的工人屡屡从地下翻出碎裂的砖瓦,有的还雕刻着花纹图案,颇为精美,随着土层的深入,地基开始频频塌陷,露出了一段坚实的墓墙,考古专家连夜赶来,对墓地进行保护勘测。
成化御窑宫碗,娴雅秀丽,质臻至美,古往今来,慕古者无数,能望其项背者寥寥。青花瓷以成化宫碗最具代表性,而成化瓷亦为中国御瓷最为珍罕的逸品,无论博物馆及私人收藏,或引收藏宫碗为傲,或梦寐求之。宫廷御用器物纹饰往往追求吉祥寓意,成化宫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