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探析中,因漏看了《明史》中郑和的列传,所以误下结论认为《明史》未给郑和立传,在此致歉。《明史》本纪中,对明成祖永乐帝依然是高度肯定的,称“即位以后,躬行节俭,知人善任,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入贡者殆30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
编者按:乾隆四年武英殿本《明史》颁行于世,确立了清朝官方对明代历史的基本论述。本文主要以清代对《明史》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清官方对《明史》的修订与评价,其后论述赵翼、钱大昕、杨椿、赵翼等清代学者对《明史》的不同评述与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