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西社区报】华西社区报记者 沈悦 社区供图“开展串珠手工教学,为有灵活就业意愿的特殊群体建立学习和交流平台……”12月18日,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街道广福桥社区活动室内十分热闹,“破茧成蝶”灵活就业手工技能培训活动迎来结业课。
为了支持全职宝妈更好地提升职业技能,近日,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象角塘社区全职宝妈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培训活动圆满结业。共有来自社区的30名学员在10天的培训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有工作需求的全职宝妈了解到更多的事业方向,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和潜能所在。
202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自治区妇联发挥自身优势,聚焦改善脱贫妇女群众生活品质,以增加就业和收入为目标,以妇女创业就业优势领域为重点深化开展京蒙协作项目,面向基层手工艺人、低收入妇女、失业妇女、基层妇女、家庭妇女,开展手工艺订单式培训项目。
记者 王钟玉天使助残创业手工坊通过定期为残障人士举办手工培训工作坊的形式,在老师和残友手把手、一对一扶助下,让残障人士学会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再整合社会各种爱心力量和资源,为产品找到线上线下多种销售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路径,让残障人士在公益团队扶助中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实现物质
妇女手工产业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妇女居家就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提升妇女就业技能,7月11日,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妇联在枣庄贝雅玩具有限公司举办手工技能培训,当地40名多妇女参加了培训。
手工布艺、绳艺编织、大同结艺……这些实用课程,是大同市妇联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而精心打造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课程。今年以来,大同市妇联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班共开展培训11期,培训妇女350余名,目前已有近百名妇女实现居家就业。
原标题:非遗手工培训助力残疾人就业襄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吴芳 闵佳 通讯员宋景文 游燕 潘冬梅)为丰富残疾人业余生活,锻炼残疾朋友动手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更好融入社会,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4月17日,襄城区残联联合马王庙社区,开展“一针一线,帮扶再现”残疾人非遗手工培训活动。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近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胜宏社区的非遗工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光祥(右一)正在教授残疾人草编技艺。社区通过开设草编、芦苇画、糖画、布艺、陶艺等非遗手工项目,已助力社区30余名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创业。
来源:【延边晨报】日前,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妇联组织全镇各村(社区)的80余名妇女开展手工编织技能培训。培训中,前期专程到珲春市妇女之家参加学习的镇政府工作人员为大家讲授了手工编织的技巧,并发放了钩针、毛线、纸质版教程以及自制视频教程。工作人员手把手教学,确保人人学有所成。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传承鲁绣技艺。2月21日上午,新泰市翟镇妇联、人社联合泰安市鑫尚经贸有限公司在前羊村社区活动中心举办了鲁绣手工伞制作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特别邀请了泰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汶口花边项目传承人唐斌杰老师现场授课。
来源:【人民网】培训现场老师讲解编织技法。望奎县委宣传部供图人民网哈尔滨3月13日电 近日,望奎县妇联联合龙妹家政服务中心开展了“春风行动送温暖·技能培训助就业”手工编织培训活动,让有就业意向的妇女掌握编织技能,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环球网 近日,记者走进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宜阳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这里正在开展“铜梦家园”订单式手工编织培训。在毛线钩织老师的指导下,大家编织出了五角星、小帽子等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整个课堂的氛围其乐融融。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瞿晓红、李福波)为切实增强群众致富技能,扩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进一步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6月30日,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马虎坪村工艺编织培训班正式开班,由具有培训资质、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开展培训授课,近50名村民参加。
为进一步提升女性创业就业能力,帮助城乡待业妇女掌握一技之长,11月14日,州妇联、来凤县妇联、翔凤镇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巧姐”手工编织创业技能培训。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部长黄祥平出席活动,州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黄明畅作开班动员讲话。近百名女性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