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寄友》 柳绿花红莺燕舞,京都料峭风微。菊香书屋奏琴徽。依然明月在,何日彩云归。地覆天翻君亦老,东征北伐声威。草山薄雾拂单衣。我今寻老友,把手话心扉。 1965年7月的一天,曹聚仁得到确切消息,蒋经国近期将邀请他去台湾商量要事。得此消息,曹聚仁急忙先到北京面见周恩来。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前言:1975年春节前后,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受蒋介石所托经秘密渠道向大陆方面发送了一条消息,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好便准备让邓小平代自己去做此事。
众所周知,毛主席还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诗人,可以说也是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般的存在,毛主席的每一幅诗词都堪称绝唱,而这首诗歌,更是如此,这就是专门写给蒋中正的《临江仙》,在书法表现上,亦是如此,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一首上乘的诗词必定有着优美的意境,这才能打动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读者的赞赏,从而成为经典诗词,千古传唱不息。现在,请您欣赏这10首意境优美的诗词,如果您都能背过,那恭喜您,您真的是高手。
但6月28日,经蒋介石授权,国民党“外长”叶公超却发表声明,一方面接受美国关于台湾防务的计划,另一方面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之一部分,仍为各国所公认,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自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1965年3月,毛主席他老人家创作了一首《临江仙·寄友》的诗词,并挥毫泼墨,进行了书法上的创作,然后委托新加坡《南洋商报》记者曹先生,捎给了败退到台湾的蒋介石,小伙伴们可以从下面这张图片中看出,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这幅书法手稿,依旧是“长枪大戟”,“毛体草书”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