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就原民办代课教师遗留问题发布过文章了,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关注这个问题,毕竟原民办代课教师问题最初一直都是我发布文章的重要方面,尽管对妥善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遗留问题的长期呼吁未必能有相应的结果,但内心里始终还是抱着一线希望,期待终有一天能得到妥善解决。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就是在2021年12月30日,河北省财政厅 河北省教育厅下发通知,即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省级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各市、省财政直管县财政局、教育局,雄安新区改发局、公共服务局:为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经研究,现提前下达你市2022年省级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预算,专项用于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
社会的发展,国富民强,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提高,科学技术提高离不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就很重视教育,在全国掀起了扫盲运动,不论城市还是农村都设立了扫盲识字班,村村设立了小学,扫除了80%左右的文盲,后期又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使我们的国民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
民办教师,是一个历史名词,我国民办教师大部分地方是从70年底开始的,当时是为了解决公办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只能招录一部分民办教师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以满足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需要,我本人也是千万民办教师中的一员。
在中国教育的长河中,有一群人,曾默默地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他们就是原民办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教师的待遇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那些超过十年的原民办教师,他们的待遇究竟如何?待遇问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地区政策的调整而有所差异。
民办教师是我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是农村普及小学教育补充师资不足的主要形式,它是在50年代我国中小学全部为公办学校出现的,由于历史原因,一部分民办教师最终也没能转为在编教师,如今他们回归农村,因为没有在编退休教师待遇,仅靠着一亩三分地,晚年生活十分辛苦,提高养老金标准是这些离退休民办教师的一生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