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张璟祎“妈妈,妈妈……”7月14日,3岁的瑞瑞(化名)在植入人工耳蜗后,第一次开口喊了“妈妈”,从双耳极重度听力障碍到重返有声世界,他终于能听到声音了。娃2岁了还不会说话,医生植入人工耳蜗瑞瑞今年3岁,老家在黄石。
这天,他们俩在“狮聪之爱”人工耳蜗植入医疗援助项目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人工耳蜗植入,一是难在手术技术,人体耳蜗仅约黄豆大小,植入的人工耳蜗电极直径更是不到1毫米,单从这方面都可想象手术难度系数之高;
2024-05-15 10:15来源:人民日报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14日,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近5年来,中国残联设立各类科研课题300余项,聚焦助残领域科技创新与应用。目前,人工耳蜗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已使我国近90%的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一样,能够听声学语,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近日,河南周口一名3岁男童在去康复机构上课途中,人工耳蜗不慎丢失。11月20日,该男童所处康复机构的老师邹女士告诉潇湘晨报记者,目前耳蜗仍没有找到,“现在很多人都在帮忙找,暂时还没有什么消息。”邹女士介绍,因男童年纪比较小,在机构上的是亲子班的课,“每天都是有家属陪同一起。
2月27日,宁夏残联印发《宁夏听障儿童人工耳蜗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宁夏残疾人康复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方案》有两大亮点,一是将项目筛选的年龄从0至6岁放宽至0至17岁,二是对人工耳蜗体外装置升级和人工耳蜗配件更换进行补贴。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耳鼻喉科为一名2岁双耳极重度耳聋女童成功开展双耳人工耳蜗植入术,这也是金山区开展的首例双耳人工耳蜗植入术。2岁9月龄的小爱(化名)先天内耳发育不良,经就医检查,被确诊为双耳极重度耳聋。
近日,东莞市残联发布了《东莞市0至17周岁听力残疾儿童少年人工耳蜗补助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符合条件的0-17周岁听力残疾儿童少年首次申请适配基本型人工耳蜗,最高可获得15万元补助。
人工耳蜗帮助听障儿童重建听力主要是通过两个部分来完成的,即体外部分和体内部分。体外部分也就是声音处理器,是通过麦克风采集声音,言语处理器将采集到的声音加以数字化、处理和编辑,传输线圈将处理好的信息给耳蜗,同时体内部分的植入体把解码的言语信息变成电流,刺激听神经,从而帮助患儿的大脑接收到神经冲动,产生听觉,重建听力。
□李雯锦(云南财经大学)据6月1日《第一财经》报道,儿童节当天,国家医保局官微消息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已将人工耳蜗植入纳入当地医保报销范围,以帮助听障儿童重返有声世界。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福州5月17日电 (记者刘卿)“建议完善加强争取对全省残疾儿童人工耳蜗和助听器配件等补贴和救助政策。”近日,福建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对听力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救助办法提出建议。
近日,有位患儿的妈妈来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为科室主任许安廷送来锦旗,代表一家人对他表示感谢。2岁的东东(化名),出生时就被诊断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对于家里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资料图:一年级的课堂上,听障患儿带着人工耳蜗上课。图/IC photo6月1日儿童节当天,国家医保局官微消息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海南等省份已将未成年人人工耳蜗植入纳入当地医保报销范围,以帮助听障儿童重返有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