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通过接触大量案例,经过多年的侦查实践发现:人在成年后的行为和心理,都是过去经历中的一个表现、一种折射,与幼时的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
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孩子人格的形成,一旦父母在这个时期稍有差池,就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不健康,不健全的人格。她在40年内,上千个案件中观察,分析,最后总结出六个观点,来阐述她所提出的亲子关系影响孩子的人格。
儿童心理发展有顺序,教育避免"马后炮"在心理学范畴的定义上,人在18岁之前分为几个关键时期:·1岁之内:乳儿期· 2-3岁:婴儿期· 4-5岁:幼儿期· 6-11岁:学龄初期· 12-15岁:少年期· 16-18岁:青年初期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
著名的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通过接触大量案例,经过多年的侦查实践发现:人在成年后的行为和心理,都是过去经历中的一个表现、一种折射,与幼时的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
专访嘉宾: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主持人:范晨雪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父母的亲子陪伴,有助于孩子养成好性格主持人:李老师,您在论坛提到,现在很多孩子犯罪或者心理健康问题,都跟他们的养育者是有关的。
青春期是孩子们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阶段,9月6日,纽扣家庭教育特邀专家、全国著名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受邀为2023纽扣家庭教育论坛做主题演讲,李玫瑾教授围绕“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进行讲述,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论坛带来了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