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武欣中 林洁 见习记者 裴思童6月11日清晨,临近深圳的伶仃洋海域上,随着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与海底沉管精准对接,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深中通道全线合龙,又一个跨珠江两岸的重大基础设施即将建成通车,届时,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之间,30分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粤港澳三地携手同心,一个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南海之滨拔节生长。让我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撷取部分场景,通过卫星视角,一起直观感受这些地方的发展变化。
新华社广州12月27日电 题:跨江越海再无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观察新华社记者吴涛、周颖、丁乐12月11日,跨越珠海和江门之间的黄茅海海域的国家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自此,西至崖门,东至虎门,八门入海、气势磅礴的珠江口,跨江越海再无天堑之碍。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种植户在蔬菜种植基地查看采摘下来的贝贝南瓜。摄影 |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怀峰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颖、洪怀峰通讯员刘兆春)采摘、称重、装筐……4月15日一大早,会昌县右水乡围背村平菇种植基地十分繁忙。
当金融遇到“银发”,如何绘好大湾区“老有颐养”蓝图?粤港澳大湾区是发展养老金融的良好试验田,不仅财富群体是全国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具有得天独厚的跨境区位特征及优势。受到传统文化习俗影响,他们对于财富管理、传承更重视,对养老、享老也更前瞻更有意愿。
财富管理是现代金融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在日前举办的2023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家年会平行论坛香蜜湖财富管理论坛上,深圳金融监管部门透露,截至2022年底,深圳各类财富管理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达26.
粤港澳大湾区要实现新的历史使命,必须勇于履险蹈难、独开生面,再显先行者的不拔之志与历史担当,紧抓创造型引领型改革,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率先取得新突破,在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化、投融资、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创造改革新经验,让“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成为大湾区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最近,来自香港的李女士通过获得由珠海市跨境信用协会颁发的“香港居民信用评价证书”,证明自身在香港的优质信用,向内地银行申请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成功获得受理。港澳同胞来内地生活、创业,便捷的金融往来必不可少。这笔看似“简单”的消费信用贷款,却折射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合作的新内涵。
开栏的话: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赋予粤港澳大湾区全新定位:“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使命在肩,重任在身。
推动跨境人员流动便利化,粤港澳三地在同一天有了新进展。从11月20日起,广东深圳市深圳湾口岸、珠海市拱北口岸部分边检快捷通道试点升级为“免出示证件”通道。部分往来粤港澳的“常旅客”仅凭“刷脸”即可通关,通关速度大幅提升。
岭南春来早,今年,让大湾区大气候先“暖”起来的,是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春节假期过半,广东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光是大年初五这天,全省纳入监测的150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就达284.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而交通部门的数据更直观:从春运开始到2月14日,广东累计发送旅客6500.
6月11日清晨,在临近深圳的伶仃洋海域上,随着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与海底沉管精准对接,全长24公里的深中通道全线合龙,又一个跨珠江两岸的重大基础设施即将建成通车。届时,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之间,30分钟内即可互通互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