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是传统的节日:龙抬头,也叫春耕节、春龙节,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日子。据传说,二月二这一天,是龙神出巡的日子,因此被称为“龙抬头”。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人们相信龙的出现能够带来好运和丰收。为了迎接龙神的到来,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和祭祀仪式。
今天(2月21日)我们将迎来“二月二,龙抬头”。天文科普专家介绍,今年的“龙抬头”发生在晚上十点前后。那么,“龙抬头”究竟指的是什么?天文专家介绍,我国古人为了观测天象,把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称为二十八宿。
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 上官云)“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年头。”热热闹闹的元宵节过后,春龙节来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抬头”。它是一个传统节日,在农业上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勃,春耕有序展开。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描述的正是春天农耕开始之际,苍龙七宿从东方夜空中慢慢上升,最先露出的是明亮的龙首——角宿的景象。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央广网在此祝您好运当头、万事不愁!
今天(2月2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这一天,人们剃“龙头”、舞金龙、吃“撑腰糕”……用多彩的民俗活动祈求鸿运当头、幸福安康。 在南京,早上九点,不少理发店里就坐满了前来理发的客人。这个三岁的小家伙早早就被妈妈拎起来“剃龙头”了。
导读:农历二月已进入仲春时节,此时万物都开始复苏,而为了使各种农作物都长得更茂盛,人们在二月二这一天,祈求龙抬头,希望它能赐福、赐雨,从而使人们在新的一年能五谷丰登俗,所以从古至今,二月二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