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内忧外患下,注重效率的特斯拉选择缩减上海电池工厂的团队数量。而这也是新能源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面对快速增加的市场份额,左边是技术的更迭和取舍;右边则是风波不断地地缘政治压力。(文/贺喜格 编辑/吕栋) “打车的时候,记得截图预估价。” “记得取消网约车软件的免密支付。
预估价56.23元,实际支付72.99元。在某知名大学法学院读法律专业的学生陈允(化名)起诉了上海滴滴畅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滴滴公司)。她认为,滴滴出行平台打车费用实付价高于预估价,涉嫌低价诱导消费者下单,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河南商报记者 曾令统 文/图近日,多名市民向河南商报记者反映,打车前平台给出的预估价格,与实际车费相差甚远,有时候甚至高出几十元。有市民认为,预估价低,是平台诱导打车时有意为之。打车平台到底存不存在“低价诱惑”?还是有别的方面的原因?河南商报记者进行了调查了解。
12月11日,在北京市消协、广东省消委会等支持指导下,高德打车车费保镖服务正式升级。作为聚合平台,高德打车已实现车费保镖服务覆盖全部合作网约车平台。车费保镖能实时检测车费,主动发现车费波动并提示消费者关注。车费保镖识别的不合理车费,高德打车承诺为消费者先行赔付。
预估价56.23元,实际支付72.99元。某大学读法律专业的学生陈允(化名)就此起诉了滴滴出行平台。她认为,滴滴出行平台打车费用实付价高于预估价,涉嫌低价诱导消费者下单,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于6月11日以“公路旅客运输合同纠纷”为案由立诉前调解案件。
因发现部分平台公司存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侵害从业人员和乘客合法权益、非法营运突出、潜藏安全隐患等问题,8月22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滴滴出行、T3出行、高德、曹操出行、首汽约车、美团打车、万顺叫车、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嘀嗒出行等11家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