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郭沫若组织开挖定陵,不少人觉得以现在的力量,要想继续进行开挖工作,恐怕会造成更多的事故,但郭沫若却死活不听劝告,执意要打开定陵,这一开不要紧,却导致了无数宝贝毁于一旦,这些消失的宝物甚至还是孤品,更被誉为史上最悲剧的一次考古,那么当年在墓穴里,到底都发生了什么呢,大家好,我是管哥,今天我们来聊聊定陵,
30多年以后,夏鼐所长说了句不无遗憾的话:“如果现在挖,后果会好些,再推迟30年也许更好。很多人猜测,郭沫若是想从皇陵里寻找《兰亭集序》,并且在1955年10月郭沫若就向国务院起草了一份挖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
想要了解人类历史文明可以有两个途径:一是读史书;二是通过考古,也就是挖古人的陵墓,因为考古得到的资料是最原始的资料。1955年10月3日,发掘行动的发起人、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明史专家吴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文化部部长沈雁冰等人一起上书政务院,请求发掘长陵。
说到郭沫若,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国近代的文豪,他既是诗人又是历史学家,在文化领域有着精深的研究,可是这个人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实在是因为他后期对于历史挖掘方面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有些公私不分,导致挖掘过程损失惨重,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