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字介绍了西周时期玉器与商代玉器的差异,也说明了关于两个年代交际时期工艺划分的难度和特点,其实这一种现象不仅仅在商周时期,在以后的任何一个朝代都会出现,而唯一可以提供断代依据的实物就是正规考古的资料和实物了,除了年代的客观因素之外,我们继续昨天的话题,接着从工艺制造的角度看看如何区别两个朝代的加工特征。
《说文解字》曰:“珑,祈旱玉也,为龙文。”龙在世人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能祛邪、避灾、祈福。龙形玉佩是中国古代衣饰中的一种佩饰,被广泛用于宗教、祭祀和礼仪活动。经过精心雕琢制做的玉佩,不仅具有独特的造型设计,还寓意着各种美好的象征。
上一期文章的末端,我们讲到商代龙纹这里,如图我们所见,龙文纹演变至商代,已经具备了龙的基本形态的身体各个重要部位,商代的龙较为威猛,阔嘴,这和商代崇尚武力的社会风气是密切相关的,那么商代崇武,进入西周崇文,龙纹又会有哪些变化呢,通过馆藏实物,与诸位玉友一步一步见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C形龙,因身体蜷曲呈C形而得名,是红山文化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也是远古时期人类万物有灵的写照。商周时期龙形玉佩种类繁多,有C形、S形和双身合体形。C形龙有玦形和环形两种,一般首尾相接,造型和制作工艺上比较简单,是商周时期玉龙的典型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