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情》白玉蟾祖师词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总而言之,品读和聆听这首诗,在悠扬的乐曲中,我能够感受到超然世外的洒脱,也能够在聆听中,减轻满身的疲劳,是我的内心迅速平静,所以多读各种古诗,读的多了,你也在精神上受到感染,逐渐变得心神安宁,处变
陕西道情是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属于说唱艺术。因由古代道士念经唱词,诵说道教情理而得名。陕西道情有陕北,关中,商洛和陕南四大流派,亦称四路道情。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演出形式上。陕北和关中道情多为坐班演唱和广场演出;商洛和陕南则主要以皮影戏形式演出。陕西道情主要有帮腔的形式。
作者:冯 洁10月10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铜川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在陕西铜川圆满闭幕。本次艺术节充分展示了近三年来陕西全省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和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是陕西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盛会之一。
太康道情历史悠久,是源于春秋远古时代的民间戏曲艺术,分布在太康及其周边地区。剧目丰富,据普查统计有三十多个曲牌、曲调,包括三大类五大品种。三大类是:唱腔、表演、音乐,五大品种是:声腔派系、表演程式、音乐体系、曲牌子曲调、打击乐。
上高道情是流行于上高县域的民间曲艺,形式简便,内容精练,旋律动听。相传明初来上高定居的外籍难民中有一批民间艺人,身背竹筒,配一定节奏敲打说唱,这批艺人定居以后,其说唱艺术经几十代人不断的革新改造和传承,清初又与瑞州道情揉合,这便终于形成后来以板箱二胡为主要乐器,自拉自唱的曲艺形式,既能演唱民间小曲,也能说唱长篇传书的上高道情。
中新网吕梁5月7日电 (范丽芳 肖继旺)5月6日晚,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山西吕梁临县道情戏《大河清清》,在方山县影剧院上演,该剧本曾获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全国征文的“优秀剧本奖”。图为演出现场。肖继旺 摄临县道情是吕梁临县土生土长的传统剧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一场绝美的本土戏剧,一段动人的时代故事,一幅生动的吕梁画卷……5月13日晚,由中共吕梁市委宣传部、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临县县委宣传部、临县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策划,吕梁市文化艺术中心/临县道情研究中心排演的临县道情戏《大河清清》在县影剧院倾情上演。
正月里,才吃罢初一早上的饺子,清涧河两岸的人们就不甘寂寞了,大家纷纷从家中走出来,聚集到各自的村庄里,竖起几根闲木棍,罩上几张大布片,面对着一处向阳的山坡,搭起一个演戏台,单等梆子一敲,丝弦一起,就立即会有人登台演唱道情了。
青海道情广泛流传于西宁及海东地区,青海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聚居地也有流传。已知最早的青海道情艺人,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盲艺人赵有福,他是当时青海道情表演的佼佼者,擅演的传统中篇节目《湘子传》影响很大。
潮新闻客户端 楼世宇直播和短视频的盛行,让戏曲演员成为受益者。继去年越剧女小生陈丽君大火之后,今年夏天,这个泼天富贵落到了唱太康道情戏的李艳玲头上。这位58岁的河南周口阿姨,爆红网络,话题#她女扮男装43年终于火了#一举登上微博热搜。李艳玲是道情戏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