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植物具有坚硬的外壳、尖锐的刺或苦味物质,来减少被食用的可能性。一些动物通过进化发展出伪装或拟态的特征,让它们看起来像其他不可食用或危险的物体,以避免被捕食者捕食。可没想到有些动植物明明进化成了有毒的模样,却还是被人给弄来吃了!
最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提问,就是动植物为什么不把自己进化成不能吃的样子?其实真不能怪他们,魔芋大家都知道从外表看就很难下口,但是人类经过一系列的尝试,用了各种方法,最终终于把有毒的魔芋制作成了能够吃的样子了。
我们知道在动物界中,动物们在面对自己天敌捕杀的时候,会进化出应对策略,以保持自己种群的稳定,例如食草动物更宽广的视野、敏锐的听觉、更快的奔跑速度等等。那植物呢?植物在面对食草动物吃自己的时候,威胁自己利益生命的时候,为什么不进化得特别难吃,让所有的食草动物都难以下咽?
梭砂贝母自己恐怕也想不到,明明都长在高原的石头缝里了,却还是逃不过被人吃的命运。梭砂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藏自治区、青海南部、四川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的高原地区,主要生活海拔在3800-4700米范围内,通常生长于沙石地或流沙岩石的缝隙中。
科学观是人们理解自然的方式,与人生观一样,会对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每个人的专业素养不同,科学观的侧重点也不同,有人倾向于机械观、有人倾向于混沌观、有人支持还原论、有人支持总体论,诸如此类,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