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信中对云南大学寄予了殷切希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希望云南大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提供了有利文化条件。
记者 杨璐“好客山东,礼仪之邦,山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理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方面做出表率。”省人大代表、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院长方雷建议山东省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校园内形成学生联学、青年共学的浓厚氛围,12月4日,福州格致中学党委书记徐聪在学术报告厅开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奋斗精神》专题团课,学校优秀团员代表及2023年秋季团校全体入团积极分子共170余人参加学习。
在新的起点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及其优秀特质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传统文化其核心价值观包括仁爱、孝道、道德、忠诚等。这些价值观在历史上对于古代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影响深远,优秀传统思想提倡的教育理念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体修养和社会责任,对于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干部具有积极的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思想理念,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道德观、价值观、生活观、政治观等观念的重要体现,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
中新网北京7月28日电 题: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有怎样的关系?记者 王宗汉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500年前后的几个世纪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指出“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