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 沈柏锋 牟昊琨 实习记者 平娟)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塘镇益童乐园的孩子们在操场玩游戏、在课上认真听讲……孩子们的点滴日常,变成一张张照片存储在陈睿的手机里。“我一张都舍不得删,经常翻出来看看。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通讯员 陈仑从小梦想走出大山,梦想成真后,她却放弃了年薪30万元的薪酬又回到了大山,从零开始返乡创业,带领上百名村民种茶致富……“虽然在大城市衣食不愁,但是每次看见和父母差不多大年纪的村民们,要为了收入温饱而忧虑,心里总不是滋味,想为他们做些什么。
自从通过背书考取双百、得了奖状以后,苏洋似乎找到了获取高分的密码。此外,马主任送给他的那本作文书,不仅让苏洋学到了写作技巧而且还彻底打开了苏洋的眼界。那一篇篇优秀的作文将苏洋带出了大山,让他可以自由的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他可以更多的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
14年前,一则《贵州孝子千里背母临沂求学》的新闻轰动全国,主人公刘秀祥感动千万人。后来,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有人问起:那个当年背着母亲上大学的孩子怎么样了?毕业后,走出大山的刘秀祥又回到大山,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爱心人士与胡滔(左二)在石门县水田中学门口合影。胡滔在上课。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黄刚 成杰华/图 通讯员 覃业彦 石门报道这是一个关于爱心传递的故事。刚过去的教师节,是常德石门县子良镇水田中学教师胡滔的第一个教师节。
董朝刚给学生们讲故事。 谢佳蕾 摄董朝刚给学生们讲故事。 谢佳蕾 摄中新网广元1月19日电 题:四川广元一山区小学校长董朝刚:只为山里娃走出大山作者 谢佳蕾 苗志勇十余年,他一步步从乡村小学走到了环境优越的城市学校执教。一夕之间,他却毅然放下一切,决定返乡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
极目新闻记者 潘锡珩通讯员 袁广益 胡冬梅“姐姐,我的行李已基本收拾妥当,过几天就要去大学报到了,谢谢你陪我走到了今天,未来的路我要学着自己去打拼!”8月25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丛江县的18岁苗族少年潘遵义,给远在1000公里之外的襄阳火车站工作人员刘娟打去电话。
9月3日,四川凉山小伙苏正民背着行李返回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始他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去年,苏正民因“毕业论文中6000字致谢65人”走红网络。本科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凉山支教一年,从一名受助者变成了助人者。如今,一年支教生涯结束,他返回母校继续读研。
小时候以为是大山带给我们贫穷,挡住了我们的希望,也曾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去看开阔平原的模样,可翻过大山却还是大山,看着村里那些从城里上大学回来的孩子,一个个皮肤养的嫩白,衣服穿得洋气,我曾暗暗立誓:一定要走出大山。
“老师,我是您 2012 年来支教时的学生加羊切忠。”2012 年,23岁的赵辰玮作为河北大学第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队长,奔赴青海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12年后,赵辰玮与学生加羊切忠在短视频平台重逢,并收到了她带来的喜讯。
【温馨提示】喜欢您就点个关注!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在重庆偏远山村的土墙瓦房中,年幼的王红刚记忆里最深刻的,是母亲田素华弯着腰的背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得知自己被清华大学录取时还在工地辛苦搬砖——4年前,发生在云南小伙林万东身上的一幕打动了不少人。4年后,他的就业选择再次引发关注。据报道,最近他被拟录用为云南省2023年定向选调生,去向单位为昆明市东川区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