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同时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揽星九天”。图源:新华视点CNSAalso unveiled the logo of China's planetary exploration missions, featuring the letter C, signifying C
天问一号于7月27日发射,啪的一下,很快啊,2月10号就要进入火星轨道了。火星毕竟是四十多亿岁的老同志,没有闪,这下要被天问一号看光光了。作为咱们的第一枚火星探测器,第一枚外行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标志了我国航天技术的最尖端。天问一号现在可以说是万众瞩目,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沈东方今天,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标识“揽星九天”。“天问”,是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它也是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写的一首长诗。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郭超凯 郑莹莹)2月10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顺利实施近火制动,完成火星捕获,正式踏入环火轨道。天问一号之所以能成长为奔火路上的“行家里手”,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轨道设计团队的星际引航“三步走”。
屈原创作了不朽的文学作品《天问》,顾名思义,“天问”就是抬头望天、向天空发出问题的意思。屈原感到非常委屈,眼看着楚国的朝政一天天败坏下去,自己却无法改变这一切,只能通过文学创作,来抒发内心的愤懑,名篇《离骚》就此诞生。
祝融号火星车。央视网图片“在火星上有移动Wi-Fi吗?”“为什么在火星拍摄的高清图都是黑白照片?”“祝融号火星车什么时候能唤醒?”……这些问题是不是很有趣,如果能和解答这些问题的专家面对面聊聊应该更有意思。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30日讯 “你好,我是一个机器人,名字是‘天问’,我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哦。”29日下午,武汉大学智能制造实验室,刚刚4月大的人形机器人“天问”开口说话了。武汉大学研制的人形机器人“天问”。
为什么取名叫“天问”?本次火星探测任务中的“天问”一词,出自我国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所著《楚辞》中的同名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2022年7月23日是天问一号任务发射两周年的日子,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传回火卫一影像。据国家航天局最新消息,近期,天问一号运行团队抓住环绕器与火卫一距离较近的时机,利用高分辨率相机对火卫一成像,获得了“满月”状态的清晰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