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传记书《从少共国际师走出的“模范政治委员——吴岱将军 》作者 吴志民第一章 红军时期 我心赤诚第六节 长征——血战湘江1934年,由于中央“左倾”教条主义等错误的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仓促放弃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红军被迫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4年,那是一个被阴霾笼罩的年份,中华大地在纷飞的战火与无尽的动荡中痛苦地颤抖着。11月的寒风如冰冷的利刃,无情地划过山川大地,中央红军在艰难且漫长的长征途中,踏入了广西灌阳、全州、兴安一线,一场惊心动魄、决定生死存亡的决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拉开惨烈的帷幕。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也是湘江战役90周年今天一起回顾那段历史“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的中央红军经过湘江流域的广西桂林灌阳、全州和兴安境内时遭到国民党军队重兵围追堵截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
摘自人民日报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25日上午,正在广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原来推行“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在实行这次突围和战略转移的时候,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随军带上印刷机器、军工机器等笨重的器材。全军8.6万多人在山中羊肠小道上行进,拥挤不堪,常常是一夜只过一个山坳。